高校素质教育浅析——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角的探讨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ridzmhuiyo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素质教育的对象是人,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人的问题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首要和根本问题。因此,高校素质教育的中心在人论,也理应作为人学形态来思考。而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学说,无疑对高校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指导意义。因而,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角度,对高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方法、措施进行探讨,对加强和完善高校素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对选题的目的、意义、现状、研究方法及论文的创新点等问题进行了概括性分析。笔者认为,自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对高校素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虽已作了不少改革尝试,但其弊端却并未根本消除。究其原因,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的缺失,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观察问题,高校素质教育不仅要落实到制度的层面,更要上升到人的境界,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立场上,认真地分析人之为人的本质,深入探讨高校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树立科学合理的高校素质教育观念,把高校素质教育真正奠基在既以人为出发点,又以人为归宿和目的的基础上,进而采取人性化的推进方式,才能把高校素质教育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章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角,探讨了高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说,高校素质教育不仅要传授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它更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人文的过程,及使人性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有心理因素都被激活,都参与其中。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素质教育,固然是一种当今高校正在实践的教育模式,但它更应该是一种高校的指导思想,一种教育观念,甚至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教育理想。因而,高校素质教育不但应以人为中心,还要以人出发点,着眼于人的可能性,从人之为人的根本--自由--入手,在关注人的专业素质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的心灵、关注人的价值,从而深入到人自身并充分获得与完善自身,以人的方式调动人的主体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人的自我教育、自我建构和自我提升与自我完善,真正促使人之全面生成和全面发展,为实现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惟其如此,才能不断唤醒在应试教育中沉睡已久的主体意识,逐渐培养其丧失殆尽的健全人格,从而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完成从自然人到自由人,由片面的人到全面发展的人根本转变。 第三章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角,探讨了高校素质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笔者认为,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角度来观察,目前高校素质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无人”,其具体表现是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模式化、标准化和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而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现实环境、历史根源及学理依据三个重要方面。具体说来,目前中国正进行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改革,以及政治、经济的国际化、信息的全球化和多元化,给高校素质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造成社会工具理性的普遍张扬与急于追赶现代文明以及引发的对功利的巨大渴求,高校作为社会与时代的一分子,很难完全排除现实环境的功利思想对自己的不利影响,这是高校素质教育存在“无人”问题的现实原因;我国传统文化及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人”的理念的缺失,是造成目前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中“无人”问题的历史根源;而高校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如心理学和哲学等学科在当今做出的种种科学化的努力和探索,走向了问题的另一极端,即试图按照科学的范式来建构自己的学科体系是造成高校素质教育中“无人”问题的学理依据方面的原因。 第四章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对推进和加强高校素质教育的路径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创新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完善高校素质教育的内容,丰富高校素质教育的组织方式,从而根除高校素质教育中的“无人”状态,这是加强、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根本;而建立人性化的高校教学管理与运行体制,这是加强、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关键;优化环境,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使高校学生在拥有专业知识、技能、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自律与人性的不断建构和发展,促进人之生成这一主题得到真正实现和提升,使“人是目的”得到实质性的维护和捍卫,这是加强高校素质教育的助推器。三者紧密配合,相互促进,想必为全面加强、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和功能强大的教学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Interactive whiteboard system,以下简称IWBS)自引入到课堂教学开始便广受师生的青睐,它既整合了现代多媒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人们对多媒体画面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多媒体画面中。本文结合了隐喻理论与实践研
“庚子之乱”后,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要向各国赔偿共计9.82两白银,史称“庚子赔款”。其中,美国基于“对华门户开放”政策,
2001年7月,由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世界眼光对中学语文教学及写作教学的理念进行了崭新的诠释,它提出初中学段作文教学的新
潜在课程也叫隐性课程或隐蔽课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始出现介绍和研究潜在课程的专著和论文,从此得到课程领域界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和潜心研究。新世纪以来,体育潜课程
返回抑制是视觉选择性注意中的一种抑制现象,有助于提高空间搜索速度和效率,优化对视觉环境的选择性注意,使人类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有研究表明,返回抑制不仅受到外源性注意定向的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的推进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而网格是目前网络的发展趋势,面对新的形式,新的技术,教育资源该如何充分利用,必须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技术上进行不断探索。
在竞争激烈、商品同质化的今天,品牌资产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减少由于市场变化所引起的不稳定感和风险感,增加产品未来的获利能力。品牌延伸是目前企业经常采取的一种品牌营销策略,它已经成为了市场导入新产品的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品牌延伸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可能强化原品牌的品牌资产,也有可能损害原品牌的品牌资产,理论界和实践界对于品牌延伸对品牌资产影响也尚未得到一个一致的结论。本研究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
目的: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具有保护组织细胞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运动训练可诱导HSP70表达。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有氧游泳训练和过度游泳训练运
教育类课程是高师院校的师范特色所在,是实现高师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在教师职业专业化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对中学教师的从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的背景下,研究教育类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