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生-本”对话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1102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对话教学受到了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研究呈现出学科专门化、视角多样化的趋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课堂中,除了要关注教师与学生间的言语型对话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实施促成学生与文本的理解性“对话”。“生—本”对话是通过学生与文本视域达成联结,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之上,学生在自身经验和认知思维的作用下对文本品读鉴赏、审美创造,进而拓展文本、建构个人视界。然而,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与课程实施理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研究旨在对阅读教学“生—本”对话进行理论探讨和建构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证调查来呈现目前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生—本”对话的实施问题,进而探究有效的教学实施策略,促进对话教学理念的推行和实施。通过课堂观察和质性访谈发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形式化”导入、“堆砌式”泛读、“替代式”解读、“离文式”品读的问题,造成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障碍。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因素探究阅读教学各个阶段产生的问题,归因于教师对话理论认识模糊、学生理解性阅读能力薄弱、教学的功利主义倾向、教师缺乏实践智慧。为了促进完整而有效的“生—本”对话状态,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实施策略尤为重要。在预读中,要在预习和导入环节联通“生—本”视域,激发学生对话期待;在续读中,让学生整体感知,形成思路导图;研读中学生充分议答,丰富文本意义;在赏读中促进“生—本”融合,加强审美对话。
其他文献
手风琴发明于十八世纪,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目前仍属于不断发展的键盘类乐器。手风琴的演奏作品大多由来自俄罗斯、西欧、南美等国的作曲家创作。在中国,早期的手风琴演奏者
自从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乐器在十九世纪末被发明以来,电子乐器的性能品质不断提高,目前已得到大规模普及。电子琴轻便紧凑,音色变化多样,因而受到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喜欢。但是电子琴毕竟只是对传统乐器的一种模拟,还无法代替传统乐器。如何进一步增强电子琴的性能和表现力,是电子琴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我国的民族乐器很多为弦乐器,缺乏自己的音源芯片,如何在弦乐器基音频率连续变化的情况下实现MIDI准确记谱和准
禀赋效应是判断和决策领域一种稳健的效应,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个体人格特质会对其决策行为产生诸多影响,但是目前从人格层面出发对禀赋效应的研究较少。为了
准确界定打击错误的范围是对该种情形下的行为人进行归责的基础。在明晰了打击错误的定义和特征后,对现有打击错误的分类提出异议的同时,以侵犯的法益是否具有专属性为标准建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采用固定分配方式的频谱资源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认知无线电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频谱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也给传统数据传输策略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在资源受限且恶意节点存在的环境中。因此如何设计适用于认知无线网络同时满足不同类型业务流的QoS的安全高效数据传输策略变得日益重要。本文围绕认知无线网络中传输策略面临的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在多信道认知无线网络中,广播是将数据从
空手道是一门发源自琉球,完善于日本,影响至全球的徒手格斗术,其历史悠久,并蕴含着中国儒、释、道三家的文化核心。在上海,有着大大小小近200家空手道馆。道馆教练在教授学员
本文了解到学术领域存在信息过载和信息孤岛等问题,大部分学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逐年增长的学术文献进行研读,仅通过关注核心期刊、领域核心人物或领域主要会议来了解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这样容易造成学者在学术上的信息孤岛,无法及时发现和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和与自己具有相同研究兴趣的学者。本文受电商平台广泛使用的用户购物兴趣模型启发,以地质领域为例,提出构建学术领域学者研究兴趣网络。在网络构建过程中,利用
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下,行政公益诉讼经过了近五年的试点实践不断完善。同时,随着社会问题的多样复杂,行政机关在各个领域的社会治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愈发增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一朴素的道理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领域也同样适用。教学预见是集教学思维、教学能力以及教学行为于一体的系统。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借助自身的教学
在刑罚轻缓化、速裁程序逐渐普及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范围扩大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拘役作为独特的一种短期自由刑在目前司法实践中较以往得到了更为广泛的适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