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菱鲆是一个经济价值很高的养殖品种。自从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后,大菱鲆的养殖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近年来,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大菱鲆的各种疾病不断发生;病毒性出血病便是其中危害较大的一种。 虹彩病毒引起的鱼类疾病最早发生在欧美等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南亚、日本、台湾及我国大陆地区也不断有这类疾病的报道。在我国,鳜鱼中的虹彩病毒(ISKNV)是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种,何建国等测定了该病毒的全基因序列并做了其他的一些相关研究。 2002年,在山东省沿海的养殖大菱鲆中发生了一种出血性疾病,史成银等在病鱼组织切片中发现了虹彩病毒样粒子并怀疑该病为虹彩病毒引起的。我们在农业部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课题资助下,重点进行了病毒的基因文库的构建和部分序列分析的研究,建立了病毒的部分DNA文库,测定了病毒的部分序列并进行了序列的分析,同时我们还对病毒粒子进行了初步的SDS-PAGE电泳分析。 利用已有的基因库中虹彩病毒的序列信息,根据比对的结果,选取了虹彩病毒基因组中较为保守的区域作为模板,设计了多对针对虹彩病毒的PCR特异引物。这些引物没有从患病的大菱鲆提取的DNA中扩增出理论长度的片段。对扩增出的明显小于理论长度的PCR产物测序后,测得的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多序列比对,没有发现明显同源的序列。表明患病鱼体内存在的病毒同基因库中存在的虹彩病毒序列间有差异。 利用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提取了病鱼组织中的病毒。负染透射电镜观察,没有超薄切片中所发现的虹彩病毒样病毒粒子;提取的病毒样品进行了SDS-PAGE电泳,分离出的电泳条带中有接近于虹彩病毒特征蛋白MCP约50Kda的蛋白。病毒的提取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酚抽提法提取了病毒提取物中的核酸,酶切分析表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双链DNA。机械破碎病毒DNA后,建立了病毒的DNA文库;经限制性内切酶PstI酶切后,建立了病毒的部分DNA文库。选取文库的部分克隆进行了测序,并对序列进行了初步分析。测序结果中有两大菱坪病毒性出血病病毒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段序列同工SKNV有明显同源,但其中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进一步证实了前期PCR的实验结果:患病大菱虾体内存在着和虹彩病毒1 SKNV亲缘关系较密切的病毒,但这种病毒在部分序列上区别于ISKNV。 根据文库中获得的DNA序列,设计了P,CR引物;从病鱼和外表健康的鱼中提取全DNA并进行PCR,结果显示克隆中插入的片段不是大菱虾的基因片段。PCR法合成了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取病鱼和健康鱼,进行点杂交,结果也证实了以上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