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商业银行已经走过了20年的改革历程,现在正处于实质性和关键性的阶段,2004年对于中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将是极其重要和关键的一年。正如温总理所说,今年的金融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然而,在金融全球化,衍生金融工具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风险将更为复杂化、多样化。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国有商业银行为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又忽略了内部控制。商业银行是一个经营货币的高风险、高负债的特殊行业,极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为防范风险、促进商业银行审慎经营、保证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构建一个与其业务性质与规模相符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非常重要的。90年代,世界金融危机频频发生,造成严重的危害,也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国际上公认的好银行都有良好的内控机制和管理水平,如花旗银行、美洲银行等。本文借鉴了国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以巴林银行为例,分析了内控中的漏洞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与国外先进范例对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建设有着不小的差距。内控文化尚未建立,内控机构缺乏独立性与权威性,风险评估滞后,制度不够健全,信息交流不够充分等等。这就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在实现经营目标,防范风险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加强内控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从这一点出发,本人提出了一些关于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从内控环境建设角度来讲,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进行产权改革,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增强员工的内控意识;培养和优化企业文化;强调内控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加强人事管理。从内控工作建设角度,对信贷风险管理、会计系统控制、授权授信控制、信息交流、内部监督、科技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通过以上措施,能创造优良的内控环境,构建起内部控制的有效机制,使内部控制真正在我国商业银行有效运作起来,并与我国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相吻合,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现代化进程。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简要介绍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基础理论。从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怠义和目标、涵义和要素这儿个方面来阐述。第二章: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先进经验,并汲取他们的教训,作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的参考。第三章:指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导致不足之处的原因。第四章:结合国内外经验及教训,提出了自己对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控建设的一些对策及见解。主要从环境建设和工作建设两个方面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