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式到观念:潘诺夫斯基的艺术图像学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woic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方法得以确立并被推广到社会科学领域,德国思辨哲学日渐式微但仍持续发挥其影响力,如何调和这两种方法并为艺术科学奠定方法论基础,是形式主义理论学派与潘诺夫斯基艺术图像学所力图解决的难题。艺术图像学是解释艺术作品主题与意义的文化史学科。作为20世纪西方“图像学”理论的奠基人,潘诺夫斯基被遵奉为“现代图像学之父”。由潘诺夫斯基所建构的艺术图像学理论,突破了形式主义美学单一的艺术分析模式,将图像纳入广阔的文化史与精神史的视野中,从具体的历史事实、社会因素、时代精神以及艺术家的个人追求等多维视角来开展视觉艺术与思想观念的多元互动,并在二者之间建构起对应关系,这种跨学科的图像研究方法不仅推进了新艺术史和艺术哲学的研究态势,更开启了视觉艺术文化研究的空间,并延伸至不同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后世的研究构成了深远的影响。潘诺夫斯基的哲学与美学成就寓于其对艺术理论、艺术方法论及图像阐释体系的探究中。本文立足于潘诺夫斯基的艺术、哲学和美学文本,以“从形式到观念”为逻辑主线,对艺术图像学理论的历史生成语境与哲学渊源、艺术理论的哲学美学指向进行探讨,并对其艺术方法论和艺术图像意义阐释的形成与发展做出爬梳与理论阐释,力图系统建构出在不同阶段,潘诺夫斯基美学观念的理论图景。文章按照逻辑脉络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潘诺夫斯基艺术图像学产生的历史语境与理论渊源”,阐述潘诺夫斯基艺术图像学思想的哲学渊源,追溯艺术图像学产生的历史语境与西方图像学理论的逻辑演进,从而框定艺术图像学的理论位置与特殊性;第二章“审美形式与内在意义:对形式主义美学的批判反思”,旨在对潘诺夫斯基与形式主义美学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沃尔夫林形式主义的批判和对李格尔“艺术意志”的批判性的继承和创造性阐释,以及对卡西尔“符号形式”概念的拓展,探讨潘诺夫斯基对“内容”与“意义”的重视以及在形式与意义之间建立内在联系的努力。潘诺夫斯基对形式主义美学的批判目的之一是试图突破当时已被视为研究“范式”和“惯例”的“纯形式”的审美分析方法的束缚,旨在通过时代的“艺术意志”或“阿基米德原点”来洞察一个时代艺术的整体现象。通过“视觉形式”、“艺术意志”与“符号形式”三个维度,将视觉形式的外延扩展至文化与哲学领域,显现出了潘诺夫斯基对一种整体艺术现象的关切,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视觉艺术意义阐释的理论架构和结构范式。第三章“精神习性与人文本质:艺术图像学中的哲学指向”,从“艺术范畴的先验性”、“透视作为符号形式”、“精神习性”、“人文精神”与“文化的整体构成”等艺术图像学的基本概念与命题入手,探讨艺术图像学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在方法论模式与问题形态方面的独特性质,这种独特性也充分显现了艺术图像学理论的哲学美学意蕴。第四章“图像观念与审美追求:艺术图像学的意义阐释路径”,以艺术图像学三层次认知模式为核心,对图像阐释所涉及的“阐释迫力”、“象征”、“内容”、“内在意义”与“世界观”等概念加以厘清,并思考由图像认识模式引生出的图像认知的先验性与经验性、阐释的循环以及图像阐释中的感性、理性与审美共通性等美学议题。图像阐释的过程,是从感性经验过渡到理性,然后进入公共性的认知过程,这其中既有先验的成分,同时文化历史经验在塑造人的心理结构和文化结构过程中也起了重大作用。第五章“潘诺夫斯基艺术图像学的文化意义与当代境遇”,通过分析米歇尔、约翰·伯格、巴克森德尔与布尔迪尔对艺术图像学所进行的文化改造,审视在“文化转向”与“图像转向”语境下艺术图像学对于视觉文化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并通过探讨当代美学与艺术研究者对艺术图像学的接受、质疑与批判,对艺术图像学进行美学价值再思考。本文认为,艺术图像学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一方面它试图透过形式与知觉将审美感知转化为一般认知。另一方面,艺术图像学也使艺术与时代精神的关系得以再次阐明。再有,艺术图像学的阐释模式完成了“从形式到观念”的美学新变向,不仅强调以“内在意义”为核心的美学追求,毋宁实现了艺术与哲学、认识论与世界观、生命感之间的链接,并且指向了哲学的公共性与人类的普遍性。最后,艺术图像学作为“文化转向”思潮的重要一环,使艺术研究最终走向了艺术的文化研究。在此语境中,艺术图像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文化学等研究产生了不断的理论回应与学术张力。这种张力也使得当今的美学研究面临新的境遇并处于边界拓展的过程中。因此,潘诺夫斯基艺术图像学研究无疑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研究前景,本文作为一个探索性研究,试图为拓展传统西方美学研究疆域做出尝试性努力。
其他文献
作业是学生学习评价的关键环节,优秀的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并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在语文作业的设计方面进行深入地思考,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孔隙度是页岩气藏勘探、评价的关键参数,快速、准确测定页岩孔隙度对于储量计算至关重要。目前有氦气法、液体饱和法、图像分析法应用于页岩孔隙度测定,但方法间、实验室间比对效果欠佳。本文选取69件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样品,应用X射线衍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压汞-氮气吸附等分析测试技术研究样品特征,开展方法间的孔隙度测定比对实验,分析各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龙马溪组页岩黏土含量高、有机质
针对汽轮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诊断,介绍了重复脉冲法测试(RSO)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一起660 MW汽轮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诊断的案例,分析对比了多种试验方法,认为RSO在汽轮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通过RSO模拟短路试验、补偿试验等方法对故障进行准确定位。
伴随着代表智慧经济时代“新基建”这一概念的兴起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家基建工程项目规模在不断扩张。特别是西部地区建设工程项目数量激增,必然导致工程所需原料的紧缺。本课题以砂石集料为切入点,天然砂资源在被不断消耗,现有的砂石资源品质在逐渐下降。而西部地区拥有大量的沙漠砂资源,如何合理利用沙漠砂资源,就地取材,降低运输成本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依据在混凝土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聚羧酸减水剂易受到
近年兴起的数字法学,无疑是工商社会迈向数字社会这一重大时代变革的理论反映。数字法学不是现代法学的理论增补,也不是现代法学的新兴分支,而是现代法学适应数字时代变革发展的转型升级。它通过现代法学基础上的迁移、改造、更新和创生,实现了对现代法学的理论重建,展现着信息中枢、数字行为、算法秩序、节点治理等数字生活逻辑,具有理论体系、价值体系、学科体系的数字知识构架,从而为数字时代的法律发展和秩序构建提供理论
学位
人先天性锁肛症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直肠末端发育缺陷疾病,分为单纯性肛门闭锁症和伴有其他异常症状的锁肛伴发综合征,通常认为是由于后肠发育异常致使肛门口泄殖腔膜未能破裂引发的。该病最明显的表型是无肛门,肛门区被皮肤所覆盖。人肛门闭锁症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很大的手术治疗经济负担。该病的成因复杂,遗传因素是主导因素,但目前对其遗传机制及致病分子机理的认知很少。猪在解剖、生理代谢与疾病表征等方面与
第一部分 高脂血症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目的:探索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的方法,并进行评价。方法:72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与P-407 0.12g/kg(H1组)、P-407 0.25g/kg(H2组)和P-407 0.50g/kg(H3组),每组再分为1周(W1组)、2周(W2组)和4周(W4组)三个亚组,每组6只。H组大鼠通过腹腔注射相
教师要想管好一个班集体,除了靠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以制度去管理学生外,要靠教师去细心做好每一件事情。教师的思想、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做起事来也得心应手。笔者认为教师想管好一个班级就应该细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凡是要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先做到,并且做得最好。这样,才能影响和感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