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处理器的网络服务质量应用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nn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正逐步由单一的数据传输网向多媒体综合传输网演化,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控制机制是必需的。但目前Internet中的传输模式只能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无法满足多媒体应用和各种用户对网络传输质量的要求。因此,以提高网络资源利用效率、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作为目标的QoS研究被认为是下一代网络(NGN:NextGeneration Network)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也是当前Intemet领域的热点之一。 论文在分析网络服务质量的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综合服务模型和区分服务模型的特点和可实现性,分析了区分服务中的相关算法,根据综合服务存在扩展性和鲁棒性方面的缺陷,而区分服务简单有效、扩展性强的特点,选择使用区分服务作为网络质量服务应用的实现技术。 IXP2400是Intel公司的第二代网络处理器的成员之一。论文详细分析了IXP2400的硬件架构和软件模型,指出Intel可移植框架(IXA:Internert ExchangeArchitecture)的模块化和可重用性的特点,并研究了IXP2400中实现并行处理的关键技术,认为IXP2400是实现网络服务质量应用的合适的平台。 论文在分析网络质量服务和IXP2400的软硬件结构的基础上,采用DualIngress/Egress架构设计了基于IXP2400区分服务应用的软硬件架构,设计充分考虑了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使用了Intel可移植性框架,提高了模块的可重用性。论文分析应用中的数据包处理流程,对系统资源的分配进行了规划,详细设计和实现了软件架构的功能模块,其中包括:数据包接收,DiffServ,队列管理,队列调度,发送等模块,并在Intel IXA SDK 4.0上实现了系统仿真。
其他文献
本课题重点作了以下工作: (1)深入研究阈值系统的性质,总结阈值系统随机共振的产生条件和特性;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发现并讨论了有关信号增益和信噪比增益的新特点,为信号检
离散余弦变换和小波变换是国际静态图像压缩标准所采用的变换方法。研究和优化基于这两种变换的图像压缩算法,实现并完善标准中规定的功能,对于图像压缩编码理论的发展和标准
本篇论文主针对已有和即将开展的传统话音业务和分组数据业务,借鉴现有网络已有的业务模型。根据不同业务对QoS的要求和实际网络情况,分析了传统话音业务的特性,在ON/OFF模型的
城域网的发展目标是可运营的、透明的、可扩展的高容量城域光网络,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若干技术的突破,其中设计具有合理资源调度能力的网络接入协议是城域光网迈向实用化的关键问
因特网的全球化应用规模正以指数的速率逐渐扩大,这增加了用卫星来传输因特网数据的需求,主要是因为卫星链路具有地面链路无法相比的优势:覆盖的地理区域广、提供更宽的频带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多媒体的存储、复制与传播变得非常方便。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CD-ROM方便快捷地获得多媒体信息,还可以得到与原始数据完全相同地复制品
  本文探讨了一种复合调制信号(FSK/PSK信号)的设计方法及计算机仿真和结果分析,通过同时进行频率和相位的调制来设计FSK/PSK信号;相位编码为二元伪随机序列,采用均匀二相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