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新型抑菌剂的制备及其在枸杞炭疽病防治中的应用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l1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宁夏栽培枸杞的主要病虫害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最近几年,枸杞炭疽病在宁夏部分地区的枸杞种植生产中出现。这使得枸杞减产减收严重,同时给枸杞种植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化学防治过程中,由于常见抑菌剂的长期使用,使得病原菌产生了抗药性,防治效果明显下降,同时,常见的抑菌剂还存在高温下易分解等缺点。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配合物抑菌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因为三唑类衍生物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而吡啶基三唑就是一种新型的三唑衍生物配体,且吡啶基三唑兼有吡啶基和三唑的双重优点。由此,本文合成了两种新型配体3,4-二(2-吡啶基)-5-(3-吡啶基)-1,2,4-三唑(2,2,3-tpt)和3,4-二(2-吡啶基)-5-(4-吡啶基)-1,2,4-三唑(2,2,4-tpt)。并通过熔点测定、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以及核磁共振图谱分析等方法对配体进行了结构表征。  基于吡啶基三唑,过渡金属离子和芳香酸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本文选用两种富含氮原子的三吡啶基三唑2,2,3-tpt和2,2,4-tpt作为主配体,以富含氧原子的芳香酸(均苯三酸,均苯四酸,对羟基苯甲酸)作为辅助配体,选用具有一定抑菌性能的过渡金属Co(Ⅱ)、Ni(Ⅱ)、Zn(Ⅱ)、Cu(Ⅱ)作为构造中心,采用溶液法制备了9种抑菌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以及摩尔电导率测定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选用抑菌圈法测试了不同培养时间、不同浓度条件下上述9种配合物及其相应配体和金属盐的抑菌活性,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且高于相应配体及金属盐。随着培养时间和配合物浓度的不断增加,其抑菌效果显著增强。在此基础上,从中筛选出两种抑菌效果较好的配合物4和配合物5作为有效活性成分。  通过流点法选出了3种流点较低的润湿分散剂,设计正交试验方案,将原药与助剂按不同配比混合制成悬浮剂,测定其各项技术指标,经数据分析确定一组适宜的用量和配比作为抑菌悬浮剂基础配方。进一步通过抑菌圈法测定基础配方的抑菌活性,重复实验3次,确定其抑菌稳定性。结果表明,其抑菌活性明显高于未加入助剂之前相同条件下配合物的抑菌活性,且基础配方具有很好的抑菌稳定性。
其他文献
学位
干旱是农业生产活动中常见的非生物胁迫因素,遭受干旱胁迫后,植物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导致细胞中的蛋白质等大分子受到氧化损伤。小麦属甜工作物,对干旱、渗透胁迫的耐受性差,容易遭受活性氧的侵袭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受损,尤其是表面含有Met和Cys残基的蛋白质。植物体内含有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methionine sulfoxide reductase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