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巫乐是中国音乐文明起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的音乐中巫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种类。先秦时期,巫术十分盛行,各国各地十分尚巫。先秦时期的商朝和楚国对巫术尤为崇尚。而在巫文化的历史中商民族和楚民族也是极具代表性的两个民族。因此巫乐在两个地区也十分的风靡与繁荣。那么商民族和楚民族的巫乐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有何基本特征呢?弄清这些问题,商、楚巫乐的源流,也就是它产生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人文环境以及政治原因是首先要去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另外,二者有何共同之处,又有何个性之不同,也是有必要进行比较分析的。
商代音乐属于巫文明。商原是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一个以玄鸟(燕子)为图腾的原始部族。南邻长江,又依傍黄河,是古代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中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优越的地理环境使人们的生活也相对便利、舒适,人们有了求神拜巫、娱神利己的最基本条件。商代统治者“尚鬼”、“尊神”,所奉行的最高政治原则,就是依据上帝鬼神的意志治理国家。商朝的政治理念便是神权观念笼罩下的政治思想。统治者通过利用和加强音乐神秘观,操纵、控制乐舞,来加强其统治。统治者把祭祀活动是为国家大事,巫乐被广泛应用于征战、田猎、降神祈雨及驱鬼逐疫等各项祭祀仪式中,并利用宗教迷信作为巩固他们统治的政治工具。
楚之巫乐作为一个地域文化概念,其涵盖面实际十分广阔。以湖北为中心,又包括川、湘、陕、豫部分地区。其地理位置正处于上下江、南北方的中枢地带,素有“九省通微”之称。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创造了一种与中原文化迥然不同的、对周围产生了强烈影响的区域性文化,此外,楚国的巫乐还呈现出了民族性与融合性的特征。楚国的统治者酷爱巫乐一方面是满足统治阶级腐化享乐的个人需求,另一方面是“移风易俗”作为维护统治的工具,把他们的统治归为天意,兴衰归于天理。所以,统治者喜爱带有浓郁巫术色彩的音乐,利用音乐的力量对臣民进行精神上的统治。而楚国的巫乐也由此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狂热、风靡、热烈的程度比起商代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商、楚民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是十分崇尚巫术的两个民族,在巫文化的历史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两个不同时期的尚巫民族在对待巫乐方面许多共通之处:首先,巫乐在商、楚民族中都备受推崇。其次,巫师作为巫乐的传播者,在商、楚均由很高的地位。再次,主要表现形式都是歌舞乐一体。但尽管楚文化系统缘与夏商,又以商文化为主,二者毕竟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氛围和政治背景之中,因此,二者也必然有其不同之处。其表现为:1.两个民族虽然都是全民性尚巫,但从史料看来,楚国更甚,甚至到了痴迷而不能自拔的地步。2.楚民族的巫乐开始向纯美艺术方面发展,还表现出了民族性和融合性的特点。比商代音乐更具有特色。3.楚乐舞从样式上、伴奏乐器使用上更加丰富、多样。商、楚巫乐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酣歌狂舞,漫无节制。狂热的宗教意识体现着巫乐的本质。由于狂热的宗教意识驱使,商代的巫乐往往不分昼夜,通宵达旦,接连几天。2.粗野离奇,荒诞不经。巫师的职能是以舞降神,而要与神灵接通,就要进入一种超越现实的宗教迷狂境界。为此,巫师们往往要借助于符咒等种种巫术手段,甚至服用药物,使自己精神恍惚、飘然若仙。商楚乐舞具有粗野离奇,荒诞不经的特征就不足为奇了。3.浪漫热烈,华丽多姿。商民族和楚民族的巫乐中也不乏浪漫热烈的元素在里面,有些音乐异常华丽而多姿。4.原始性和巫术性。商、楚有许多大型的乐舞,无一不带有浓烈的巫术色彩。原始音乐中的这种巫性,反映出了人民对自然界努力抗争及在和自然界抗争时所展现出来的智慧与勇气。也反映了人类思维初级阶段的真实信仰。
本论文的题目为论商、楚巫乐的基本特征。其选题目的就是力图通过对商、楚民族巫乐形成、发展及特点的分析,弄清商民族和楚民族巫乐的源流、共性和个性以及基本特征。为了解当时人们音乐观、审美观、思想观的研究提供资料。
之所以选择论商、楚巫乐的基本特征作为研究课题还因为该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国内对商、楚巫乐的研究,楚民族巫乐的研究较商民族多一些,有一些有见地和创新性的论文发表。但是文章的研究方向是商、楚时代的所有音乐形式,只是在其中的章节中会涉及到巫乐,而对于商、楚巫乐基本特征的系统深入地研究工作目前做得还不太多。因此深入细致的做好商、楚巫乐的基本特征的研究,有利于对巫文化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非常具有学术价值的。
商、楚巫乐在先秦时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音乐形式,经过发展变化,如今又以鲜活的方式遗存到了今天的民俗文化中。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对当今的巫文化现象进行探源,更好的理解现今的“巫音”现象。这也正是该课题的现实意义所在。
根据该课题的特点结合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脚踏实地的收集资料,充分的占有材料。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资料进行研读,分类归档,参考引用时能做到有理有掘。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历史法、分析法、归纳法、比较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