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巡检机器人SLAM导航系统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a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后,中国实施推进制造强国战略,促使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化和信息化紧密融合将成为智能制造主要建设方向,这使得对生产过程数据化、结构化显得十分有必要。对于传统的人工巡检,巡检质量难以保证,存在着漏检、代巡、不按规定巡检等问题,随着机器人智能化技术不断突破,把机器人技术用于车间代替人工实现智能化巡检有助于帮助解决传统巡检问题。传统的导航技术,如磁导航、二维码导航等均需要对场地进行改造,且导航时存在运动路径固定而无法自主避障的缺点,在车间环境巡检需要更广泛适用性的技术。SLAM导航,可以在不改变环境情况下实现准确自主定位与路径可变的自主避障,使车间巡检机器人能应对动静态环境并存的非结构化车间环境。SLAM导航实现关键在于定位与避障自主化技术,不准确可靠的定位会使机器人获取错误状态导致后续规划避障错误,不有效的自主避障则导致机器人受困而无法顺利绕开障碍执行任务。为实现车间巡检机器人自主智能化巡检,本文对车间巡检机器人SLAM导航系统及其关键技术展开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机器人SLAM导航系统进行建模。提出车间巡检机器人导航系统总体框架,分析使用到的多个传感器的底层模型与导航地图模型,为后续实现多传感器融合的组合滤波定位以及立体感知下的自主避障提供理论基础。(2)考虑到单一传感器存在局部缺陷,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组合滤波定位方法。对多个传感器数据进行状态估计,组合使用卡尔曼滤波与粒子滤波分步融合,并结合混合地图模型对机器人局部定位与全局定位性能提升,导航过程中局部定位绝对轨迹平均误差约0.061m,有效全局定位平均位置误差为0.098m,平均姿态误差为1.413°,平均匹配度约76.7%,相较于单一传感器方法,效果更准确稳定。(3)由于激光雷达仅在固定高度扫描,因此无法完整感知货架与人脚等存在镂空的障碍。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深度相机和激光进行感知处理的立体感知方法,并对DWA和TEB自主避障算法进行测试和比较,组合出整体的自主避障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在感知方面本文的立体感知方法可以感知并补充货架上的障碍物,在规划方面选择的TEB算法虽会像DWA陷入局部最优,但能通过一段时间优化脱离局部最优,规划表现更好,在整体方面,可以有效地实现障碍物的更全的感知,协助局部规划可以在刚遇到障碍时直接绕过而不会陷入局部最优,实现自主避障。(4)对机器人平台软件硬件系统进行搭建,并选取更贴近实际应用场景,设计更具挑战性的导航状况,验证上述定位与避障方法的通用性与稳定性,最后以巡检仪表读数应用实验整体测试机器人的重复到点精度与检测效果。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定位与稳定性能达到理想效果,并且仪表检测时平均到点位置误差约3.81cm,平均姿态误差约3.96°,拍照效果能正对仪表,并进行准确读数,证明该导航系统巡检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其他文献
仓储调度问题是智能仓储研究的重要课题方向之一。一个好的调度方案能有效地提升仓储效率和高效地处理订单需求,对于物流企业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然而,这一研究路线中的研究模型或者方法中没有同时考虑不确定效果和并行动作,而且存在人工干预和可解释性差等局限性。另一方面,尽管概率并行规划可以同时对不确定性效果和并行动作进行建模,但是现有的概率并行规划求解器无法有效地解决大规模问题。因此,本文
近红外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高能紫外线或者可见光等的能量并在激励停止后能够继续发出近红外光一段时间的特殊材料,它在高分辨率生物成像、近红外照明、光学防伪、高灵敏度生物传感、高转换效率太阳能电池和潜在的军事活动等领域提出了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应用。然而对近红外长余辉材料的探索过程仍处于初步阶段。虽然近些年来,对近红外长余辉材料的研究和机理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来说主要还是选择高成本的镓酸
学位
制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产业,其中鞋底点胶是制鞋业中一个重要的工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鞋底点胶领域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的技术,能够智能指导点胶机的六轴机械手自动点胶,但是传统的算法在识别鞋底边缘轮廓存在识别的结果不清晰,无法构成有效的点胶路径点做规划,且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点胶路径的规划,严重影响了鞋底点胶生产的效率与准确性。针对现有的点胶加工方法中算法实现复杂、路径规划效率低与规划不合理
仿人机器人的驱动器是仿人机器人系统的核心之一,驱动器性能与特性对于仿人机器人来说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和控制难易程度。本文所设计的仿人机器人驱动器采用的是准力矩电机,亦叫本体驱动器(Proprioceptive Actuator),它由大扭矩力矩电机串联低减速比减速箱(10:1以内)组成。相比于传统的高减速比或基于串联弹性机构(SEA)驱动器,它能通过电流环做精准的力控,同时还具备高频
长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nc RNA,在细胞增殖、细胞分化、表观遗传调控、基因组印记、染色体修饰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lncRNA与人类疾病息息相关,但其背后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nc RNA研究对于理解细胞生物学和疾病机制的重要性还是显而易见的。为了推动研究的积极发展,需要发现新的lncRNA-疾病关联关系。然而,lncRNA与疾病之间的
本文尝试从品牌设计的角度为切入点对广州十三行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在现代社会推广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IP方法。将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城市地域特色的国际化品牌,并通过对品牌的应用获得经济收益,形成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循环,延续城市文脉。首先对研究背景和现状进行了分析。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在世界越来越大,但是文化影响力相对较弱,构建中国城市的文化品牌增加其软
目前,焊接机器人主要是通过拖动示教的方式实现对工件的重焊接,这种方式操作繁琐且受限于工件摆放位置的准确性,焊接的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完成高效准确的焊接任务。针对这种问题,本课题设计搭建了激光视觉平台赋予焊接机器人视觉感知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的识别出焊缝所在的空间位置,对帮助焊接工业机器人实现焊接自动化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课题选取识别的焊缝类型为厚度为10mm、角度为90°的V形坡口焊缝,首先完成焊
命名实体识别(NER)作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任务,虽然其算法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种应用当中,但是基于传统机器学习或者深度学习的命名实体识别算法仍然十分依赖于许多具有相同分布的标注数据,从而导致模型泛化能力较弱。而在实际应用中标注数据的规模都较小或者数据都是与业务领域强相关的,如果要获得大量的标注数据,其代价是十分高昂的。另一方面,往往训练模型的数据分布通常不能满足独立同分布假设,所以通常由一
近年来,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高端生物医疗微纳功能器件的研发与推广、相关智能芯片产业链的技术革新和制造工艺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将焦点聚焦到需求精度越来越高、加工难度越来越大的微纳级别功能器件制造与高端微纳加工制造中。微纳加工技术是应对新时代微纳制造需求的方法,而高精度的微纳运动定位平台则是微纳制造的重要基石。微纳刻蚀加工技术是应对新时代微纳制造需求的方法之一,本论文的目标为制造一款的可应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