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氯胺酮和可乐定腹腔联合应用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阈和脊髓P2X4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氯胺酮和可乐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作用及其对P2X4受体表达的影响,为治疗神经源性疼痛提供理论依据和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氯胺酮组(K组)、可乐定组(CL组)和联合组(KC组),每组16只。S组大鼠仅分离坐骨神经但不结扎,其余组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K、CL、KC组于术后3 d开始每天分别腹腔注射氯胺酮10 mg/kg、可乐定1 mg/kg和氯胺酮5 mg/kg+可乐定0.5 mg/kg。S组和NP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前1 d,术后3 d、7 d、14 d、21 d测定大鼠机械性痛觉过敏(PWML)和热痛觉过敏(PWTL)。各组分别于术前1d,CCI术后7 d、14 d、21 d取4只大鼠,测定痛阈后处死,取L4-5脊髓组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测定P2X4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术前及S组比较,NP组、K组、CL组、KC组术后3d开始热痛阈及机械痛阈显著降低(P<0.05),热痛阈术后3d时下降最显著,机械痛阈术后7d时下降最显著(P<0.05);与NP组比较,K组、CL组、KC组术后7d,14d,21d热痛阈及机械痛阈显著升高(P<0.05),以术后21d为著;与K组和CL组比较,KC组的热痛阈及机械痛阈值升高(P<0.05)。与S组比较,NP组、K组,CL组、KC组大鼠脊髓P2X4受体mRNA表达在术后7 d、14 d、21 d上调(P<0.05);与NP组比较,K组、CL组、KC组脊髓P2X4受体mRNA表达下调(P<0.05);与K组和CL组比较,KC组表达下调(P<0.05)。结论:氯胺酮及可乐定均具有明显的镇痛效应,一定剂量的氯胺酮与可乐定联合用药可对抗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痛觉过敏反应,该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作用于P2X4受体介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