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SKA2(spindle and kinetochore associated complex subunit 2),也称FAM33A(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33,member A),是纺锤体与动粒相关复合物(spindle and kinetochore associated complex,Ska)的一个亚基,在细胞周期调控和肿瘤等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KA2(spindle and kinetochore associated complex subunit 2),也称FAM33A(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33,member A),是纺锤体与动粒相关复合物(spindle and kinetochore associated complex,Ska)的一个亚基,在细胞周期调控和肿瘤等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前期发现,SKA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参与调节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但其具体的分子行为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SKA2促进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分子机制。(1)SKA2在肺癌中表达显著上调我们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SKA2在TCGA数据集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正常肺组织相比,SKA2在肺癌组织表达显著上调,且SKA2的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生存率呈显著负相关。(2)SKA2基因沉默对肺癌细胞系A549基因表达谱的分析我们对Rice等发表的在肺癌细胞A549中沉默SKA2基因的芯片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对SKA2基因沉默导致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基因功能聚类(Gene ontology,GO)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物质转运、基因转录调控和氧化还原等生物学过程,同时提示SKA2基因沉默可能导致PDSS2(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subunit2)等多个参与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基因表达上调。采用RNA干扰技术抑制肺癌A549细胞中SKA2的表达,RT-PCR结果初步验证确认,SKA2基因沉默可导致ABCA1基因下调,PDSS2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DSS2是参与CoQ10生物合成途径的第一个酶,也是其关键酶,值得进一步研究。(3)SKA2抑制PDSS2的表达,降低CoQ10的含量为了进一步确认SKA2是否可以调控PDSS2的表达和CoQ10的合成,我们构建了SKA2过表达质粒pcDNA3.0-SKA2并且使用RNA干扰技术沉默SKA2。RT-PCR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过表达SKA2后,PDSS2表达显著降低,CoQ10B水平降低,而干扰SKA2后,PDSS2表达明显增加,CoQ10B水平升高。该数据提示SKA2可在m RNA和蛋白水平上抑制PDSS2基因的表达,并进而抑制CoQ10的合成。为了确认SKA2是否可以调节PDSS2基因的转录,我们将PDSS2启动子的不同截短体和SKA2过表达质粒pcDNA3.0-SKA2共转染肺癌细胞A549,检测PDSS2基因启动子活性。结果表明,SKA2对PDSS2核心启动子在内的多个启动子截短体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该结果表明,SKA2可在转录水平上抑制PDSS2基因的表达。(4)CoQ10对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我们首先分析了CoQ10对肺癌细胞A549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在肺癌细胞A549中分别添加50μM和100μM的CoQ10,观察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显示,CoQ10对A549细胞的增殖无显著影响。同时,划痕愈合实验结果表明,CoQ10对肺癌细胞A549的迁移能力也没有显著影响。(5)CoQ10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接下来,我们进一步分析CoQ10是否调节其他癌细胞如结直肠癌细胞SW480和RKO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表明,CoQ10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的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细胞迁移能力均无明显影响,对RKO的增殖也无明显影响,但可抑制RKO的迁移。(6)CoQ10抑制结直肠癌细胞RKO迁移能力的分子机制初探我们采用RNA-seq技术分析了划痕愈合实验条件下CoQ10处理所导致的RKO基因表达谱变化。GO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细胞粘附分子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信号通路和胆固醇信号通路等。定量RT-PCR验证结果表明,CoQ10处理确实可导致胆固醇合成通路中的PCSK9、HMGCR、HMGCS1和DHCR7基因以及胞外基质通路中的MMP10基因表达显著上调,提示CoQ10可能通过调节这些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RKO的迁移能力。综上,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对SKA2促进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SKA2可以抑制PDSS2的表达,并可能进而抑制CoQ10合成,为进一步探索SKA2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还发现CoQ10可能通过影响胆固醇代谢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对进一步探索CoQ10在肺癌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分子机制和治疗价值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膈肌功能与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和近期预后的关系,分析导致膈肌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序贯收集于我院胸外科行单侧肺切除术的患者90例,分别于术前(T0)、术后24小时(T1)、48小时(T2)、72小时(T3)四个时间运用床旁超声监测双侧膈肌移动度(Diaphragmatic excursion,DE),根据术后膈肌移动度分为膈肌功能障碍组(Diaphragm dysfunction gro
背景: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尤其是维持性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患者死亡率增加密切相关。PA21是一种新型含铁、不含钙的口服磷结合剂,通过与胃肠道内磷酸盐结合从而降低血磷。本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估了PA21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内耳毛细胞是听觉的受体细胞,能够将机械刺激转化为电信号,对于维持听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毛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样突起——听纤毛在机械能-电能的转换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听纤毛的根部嵌插在毛细胞的表皮板中。表皮板位于毛细胞胞质上表面,是由纤维肌动蛋白(F-actin)构成的一个电子致密结构,能够使听纤毛稳定地锚定在毛细胞上。听纤毛和表皮板的发育和维持对听觉传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宏基因组表示自然环境中全部微生物遗传物质的总和,是生物信息学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宏基因组学无需对微生物进行培养,直接提取环境中存在的所有微生物的遗传信息,进而研究环境中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微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出现,大量的宏基因组测序数据不断产生。面对海量的测序数据,如何利用它们对微生物组进行研究分析是生物信息学面临的一大挑战。近十年来
目的1.探查产前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2.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孕妇产前抑郁情绪和睡眠品质的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睡眠心理门诊选取36名被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试验组开展6次团体心理治疗,干预前后对两组被试施测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HQ
研究背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简称NSCLC)的特点是其综合治疗初始反应相对良好,但不可避免地产生耐药性,且易发生远处转移。因此,本研究旨在进行测序分析,以确定与NSCLC耐药相关的基因组事件和潜在机制。研究方法对98例NSCLC患者的血浆样本进行40个用药相关基因的靶向测序,分析基因组改变对临床表现及综合治疗反应的影响。对公共数据集中的1024例NS
目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维持血液净化治疗(CBP)过程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其不可忽视的并发症,故本文旨在研究CBP患者发生HIT的临床特点,与不同肝素类型及动静脉内瘘(AVF)血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到2020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根据2017年HIT我国专家共识,使用4Ts评分系统判定发生HIT患者纳入标准,将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起至2020年8月发表的相关中英文文献。检索了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Web of science、Pub 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应用Rev Man5.3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进行统计学
目的:探讨副乳头插管在非胰腺分裂症的胰腺疾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搜集2013年9月——2020年12月我院所有通过副乳头插管的患者,并排除胰腺分裂症患者,共8例纳入标准,术后诊断胰腺假性囊肿3例,慢性胰腺炎4例。结果:8例病人行副乳头插管次数共8次,副乳头插管病人成功7例,插管成功率为87.5%(7/8)。通过针式乳头切开刀行副乳头插管更容易实施。其中1例术后出现支架堵塞,其余病人未出现相关并发症
目的:研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MYC基因重排情况和Aurora激酶A(AURK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预后价值。方法:选取151例DLBCL,收集并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对151例DLBCL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Myc、Bcl-2、p53等蛋白等的表达情况,对其中96例检测AURKA表达,并分析其预后价值;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分析151例DLBCL的MYC、B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