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介入社区精神卫生防治研究——以L社区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re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或学习压力、家庭关系紧张、经济困难等造成人们心理或精神方面的困扰。如果没有正确的排解方式,心理困扰可能逐渐发展为精神疾病,甚至精神残疾。然而,精神疾病难以治愈、易复发等特点,决定了精神卫生工作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社区作为居民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最前沿的阵地,对精神卫生服务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医学视野下的三级预防机制,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但是,由于社区中缺乏专业人才,精神卫生工作往往流于形式。精神健康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社会工作者,他们扮演着预防角色和治疗角色,运用其特有的专业知识,组织协调各种资源,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早日康复。  本研究以L社区为例,研究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精神卫生三级预防体系的成效,即社会工作者将助人、尊重、平等和自助等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理念,以及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三大直接工作方法运用到社区一、二、三级防治工作中,通过干预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各子系统之间的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协助患者康复。研究的重点是对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的效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显著提高,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和照顾压力有所缓解,社区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的了解得以增强,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对患者个人、家属和社区的成效显著。不过,研究也发现样本社区中的社会工作服务在诸多方面有待完善,如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服务的形式因缺乏多样性而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维持精神健康的多元需求。因此,拓宽服务范围,提供多样性专业服务,将有助于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
其他文献
学位
文章以各类案件犯罪嫌疑人为测试对象开展事件相关电位测谎研究,以验证该测谎方式的准确性,并对影响测谎准确性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又进行了事件相关电位测谎和多道心理生理
学位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青年的“宗教热”现象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当代经济发达地区在我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该地区的青年信教
多年来,女工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吸引了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法学等诸多不同学科的研究。本文主要是通过对H县L厂女工不满薪资而举行的集体罢工的研究,试图
“高考移民”现象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二十余年。近几年来,高考移民问题已不再是个别省市的问题,而是涉及全国的教育和社会问题。也不仅仅是一次考试问题,而是关系教育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