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数量多、经营方式灵活,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吸收大量劳动力、活跃市场气氛、促进自由竞争,这决定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对中国这样一个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充裕的经济来说,由于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要素禀赋的特点,能够创造较多的经济剩余,因而对资本积累、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作出较大贡献,因此,发展中小企业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长期对中小企业的忽视,我国的中小企业目前存在较多问题,其中融资(主要方式为间接融资)困难更成为其发展的现实瓶颈。随着经济实践和理论探讨的深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这一课题已受到了相当的重视,从政府的政策导向到金融机构体系的健全发展,都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作积极的探索和转变。但是,资金毕竟是一种相对紧缺的资源,按照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模式,融资难仍将是中国经济现阶段的特征。中小企业要突破融资难的困局,除了依靠大环境的改善外,更迫切的是急于提高自身素质,在融资过程中正确抉择,扬长避短,采取积极恰当的融资策略。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小企业能否抓住市场机遇,健康增长的迫切而现实的问题。笔者由于在银行直接从事信贷经营工作,接触了较多的中小企业,经历了较多的中小企业融资案例,发现很多中小企业缺乏正确的经营理念和融资策略。针对以前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宏观和理论层面进行探讨,笔者不求大而全,而力图选择从企业的角度,在微观和实践的层面,辅以案例对中小企业如何突破间接融资困局进行研究,并力图使本文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具有一定新意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以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办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对中小企业如何突破间接融资困局进行研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措施。全文由三章构成:<WP=3>第一章为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概论,说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在创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指出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的意义,以及与之并不匹配的间接融资现状;第二章则通过介绍一个失败的中小企业融资案例,运用实证分析的研究办法分析中小企业由于在产权界定、经营机制、道德风险等方面的缺陷以及在经营与融资上的策略不当造成其间接融资困难,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基础;第三章则在前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详细探讨中小企业为成功进行间接融资,应采取正确的经营措施和融资策略,并引入一个成功融资的案例进行相关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