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目标追踪算法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ra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成了传感器、嵌入式技术、网络和无线通信四大技术而形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它能够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再传送到需要这些信息的用户,目标追踪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首先讨论了目标追踪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目标追踪的研究现状和研究重点,接着探讨了设计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追踪算法时的几个关键技术和指标要求,还对当前比较有影响力的目标追踪算法作了分类和详细的比较。最后,针对动态的预测追踪算法(DPT)目标定位不准确、无法追踪速度大的目标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追踪算法(DCTA)。DCTA算法采用了相对比较节能的动态簇的网络模型,动态簇随着目标的移动轨迹,唤醒目标周围一跳半径内的节点来监测目标,这样就避免了盲目地唤醒节点造成的不必要的能量消耗,簇头利用簇内节点接受的目标信号的强弱给每个节点监测到的信息加权,通过加权的质心定位算法更加精确地为目标进行定位和预测。同时,本文详细分析了目标可能丢失的原因,通过几何推理求证出在一个圆形监测区域内需要布置6个传感器节点,以便确保准确地监测到进入该区域内的目标。利用这一推理计算出一个区间,当目标移动到该区间时,当前簇头开始预测和唤醒下一个簇头节点,这样就能保证一旦目标丢失节点就可用高功率的感知半径准确地将其找回。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自组织性和应用环境的特殊性,网络被破坏和节点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针对这些情况,算法也较全面地考虑了目标追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及处理方法。最后,在Matlab平台上对目标追踪算法进行了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动态簇模型比网格模型的网络半生存时间最高可提高27.3%,定位算法在相同密度下明显高于原先定位算法,追踪的精确率达到0.942左右,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DCTA追踪算法的失踪率比DPT算法低26.8%左右,随着速度的增加DCTA算法消耗的能量逐渐低于DPT追踪算法。
其他文献
多Agent系统中的合作与协调问题是一个极具价值的重要研究课题。Agent在交互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混杂特性,然而以前的研究中很少系统地研究如何促进具有混杂特性的多Agent系统
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穿戴式设备的兴起,企业服务器规模越来越大,客户端设备趋于微型化、个性化。大型分布式软件系统呈现出数据海量、节点众多、系统异构、
基于划分的分布式模型是一种利用了数据局部性以增强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分布式架构。利用这种架构开发出来的系统已经在实践中证明了它所具有的对于一般分布式架构的优势。在
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促使其访问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通过计算机浏览器浏览因特网,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可以使用电话,手机等通讯设备浏览网页。相对于表达能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的重要环节,贯穿于软件过程的始终,是一个科学的质量控制过程。开放式基金代销系统(简称OPS)是指基金销售机构使用的与基金销售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以基金风
极限大容量数据处理系统是一种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且对性能、扩展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有很高要求的系统,通常需要采用分布式计算技术满足需求。现在的分布式计算技术主要分为
随着社会的蓬勃发展,软件行业的激烈竞争也日益明显,人们对软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软件测试则是软件质量保证中的关键技术。一个软件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以及研制完成后,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网络安全被放在了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的位置。管理网络、优化网络、维护网络已经成为了当今计算机网络研究的重要方向。有鉴于此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高校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存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比如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覆盖了学校大部分工作,成为学校教学、
分子动力学仿真是一种分子模拟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靠牛顿力学来模拟分子体系的运动,计算体系的构型积分,并以构型积分的结果为基础进一步计算体系的热力学量和其它宏观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