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场原子分子非次序双电离是强场物理科学中重要的基本过程。由于电离过程中双电子体现强烈的关联性,开展强场非次序双电离研究,对人们深入理解强场过程,进一步认识微观世界中阿秒时间尺度动力学的物理本质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少光周期激光脉冲驱动的原子分子非次序双电离,重点关注激光脉宽、强度和波长等可控激光参数对关联电子发射细节的影响。全文的研究内容如下:研究了关联电子动力学对激光脉宽的依赖,计算结果显示,在平均CEP情况下,激光脉宽为4个光周期时,关联电子末态纵向(沿激光场偏振方向)动量分布主要集中在第一、三象限,并呈现清晰的V型结构。随激光脉宽的增加,更多的关联电子动量分布集中在第二、四象限。在绝对CEP=0情况下,随激光脉宽的增加,关联电子末态动量分布的不对称性随激光脉宽的增加不断弱化。通过反演分析发现,电子关联行为与第二个电子的电离时间相位密切相关,同时,双电离时间相位分布由单区域演变为双区域,导致关联电子末态动量分布的不对称性随激光脉宽的增加不断弱化。研究了少光周期激光脉冲驱动的氮分子非次序双电离中关联电子行为对激光强度和波长的依赖特性。计算结果显示,在近红外激光脉冲下,随激光强度的增加,关联电子末态动量分布由四个象限均匀分布演变为在一,三象限集中分布。与之不同的是,在中红外激光脉冲下,随激光强度的增加,关联电子动量分布由一,三象限集中分布演变为四个象限均匀分布。通过向后分析轨迹发现,占主导地位的电离机制的改变是动量谱变化的主要原因。但是,随激光波长的增加,再碰撞时间相位向激光电场峰值附近移动,这导致在高激光强度、长波长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关联电子对沿相反方向发射。研究了高能电子电离动力学对激光强度的依赖。计算结果显示,高能电子对的产率随着激光强度增加先快速增高随后缓慢降低。正二价离子动量分布随激光强度的增加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呈现单峰—三峰—双峰的结构变化。反演分析双电离轨迹发现,高能电子的产生主要与第二个电子的电离动力学密切相关。同时,随激光强度增加,占主导地位的双电离通道发生改变,这导致纵向离子动量谱的结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