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行为的伦理审视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l900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行为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伦理问题。由于一些错误观点的影响,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全球性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同时也对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把人的正常需要与欲望混为一体,过分夸大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消费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相冲突,它导致资源日益枯竭,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和人的异化等一系列严重后果。由于消费主义的危害,把消费伦理的研究提上了日程。对消费伦理的历史考察与回顾是研究当代消费伦理的基础和前提。历史文化的差异使中西方学者形成了不同的消费伦理观。节俭消费观作为一种传统的消费道德规范和消费主体的道德品质,在中国消费思想史上一直占主导地位。从古希腊时期到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西方也都推崇节俭的消费伦理思想,20世纪后,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了变革,开始质疑传统的消费理念,西方享乐主义消费观开始泛滥。为了摆脱目前面临的生态危机和人类生存困境,人类必须重新选择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从不合理的消费转向绿色消费。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世界消费发展的大趋势并同益成为中国消费发展的主旋律。目前,绿色消费已形成自己独特的优点。实施绿色消费有利于保护自然,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实施绿色消费教育,转变消费观念。为保障绿色消费顺利进行,企业要发展绿色产业,实施绿色管理、营销,政府要积极开展绿色消费的立法、宣传工作,全民都应该积极广泛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其他文献
酒文化是古老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醇香浓烈,别具一格,尤其是酒文化搀合到诗歌中,更是令诗歌芳香醉人,酒形象临风若仙。诗歌发展到唐朝,盛大壮观,登峰造极,酒文化在唐诗中也
人是一种具有实践生存本性的特殊存在者。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生存的基础和本质,人类是在实践中解决自己生存的问题。基于人生存的角度看,马克思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独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具体历史实际和文化传统相结合,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视角,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