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何以拥有某物?——一种基于人的交互主体性而做的对拥有合理性的辨析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shi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拥有问题的实质是人在其所处的生存情境中如何通过实践完成自身赋意。所以,对拥有问题的第一个考察是它在何种情况下成立。这个考察使占有同拥有区分开,并将拥有问题的有效性放入交互情境中,成为个体主体建构共同体的核心要素。正是基于问题所处的层面,拥有合理性成为区分诸种正义观的界标。这样,第二个考察就是通过对拥有合理性的解释找到诸理论争论的焦点——对人的赋意行为做价值预设以及共同体的起点为何;前者表现为不同价值倾向之间的争论,后者则是如何通过主体性对抗结成共同体产生的争议。因此,以拥有合理性为突破口,能够深入到政治哲学所关涉的核心问题,一个有效的合理性论证其始基必须是中立与纯粹的对人的本质做出的价值判断,从问题不可再被还原的起点开始。在此基础上,任何将被置于其中的价值倾向以及分析要素都必须被辨明。而传统的讨论模式以具有价值偏向的人性论为基础,在证明合理的拥有形式时将正义与拥有的逻辑关系倒置。所以,本文将建立一种以问题回溯的方式澄清拥有合理性的讨论模式,取代传统经验一实证与逻辑建模的讨论模式。   在树立了讨论模式后,拥有被置于与共同体存在同一层面的合理性考察中。合理性问题被分解为对在交互情境中拥有必须被建构与如何建构的分析。建构的必要性在于需要在交互主体间建立稳定且长期的社会关系,亦即交互情境下的个体主体需要过渡到共同体状态:如何建构则体现出在过渡中共同体被成员所赋予的存在意义。所以,拥有合理性首先是一个道德哲学的问题,如何建构拥有规则就会如何约束人在共同体中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共同体对此所具有的责任与义务。但是,一旦将拥有形式化后,通过外在制度显现的拥有合理性就被转化为合法性。这种转化通过将拥有做权利化建构,按照自由法则与先占原则完成。拥有的合理性包含在实践主体的整个实践活动中,最终以实践结果的形式显现。因此,它是对生命权、意志自由权以及私有产权的综合体现:拥有权利化的过程既包含私权利、又包含公权力。当完成在拥有合理性的建构中个体主体与共同体各自的分工后,个体主体不再从内在道德而是从外在对制度的遵守上判断行为合理性。这会导致作为道德主体的行为者行动的困惑。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年来,区域经济发展一直是我国历届政府的工作重点。尤其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战略思想,其中“统筹区域经济”更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开阔了
中国是一个人文传统深厚的国家,“尊德性”亦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科学时代以来,中国思想界的有识者开始对中国文化作全面的反
儒学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无数后代儒者的研究探索,得以丰富完善,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理论体系。儒家思想也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时代中,一直作为政治思想体系的核心,并左右着中国
介绍了并联节电器的原理和特点,根据公司变压器的电压电流波形图、谐波含量图和瞬流图的分析,确定安装并联节电器,应用后,节电率达8.96%,并能缓解变压器过热现象.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礼崩乐坏的时代,社会结构发生了激烈的变动。《谷梁传》思想反映了处于急速转型中的春秋时期的时代要求:一方面要努力恢复已遭破坏的礼的权威,另一方面通过
学位
世界何以存在,人以何为依靠而安居于这个世界?中国自先秦开始就不断地对此问题进行追问与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又不断地为本体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着素材。魏晋时期乃至隋唐提
研究了利用氨水和NaOH皂化P204煤油和P204仲辛醇煤油体系形成的微乳液萃取VO2+的红外光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皂化体系由于水化形成氢键,P=O键的吸收频率均降低,萃取VO2+后由于萃合物中两个P=O键
大卫·休谟(1711——1776)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休谟的德性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分析休谟的德性思想入手,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