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重大旱灾灾后恢复力评估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旱灾尤甚。从2006年的川渝大旱,到2009年初北方冬麦区冬春连旱,从2010年西南五省区的特大春旱到2011年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频繁发生的重特大干旱灾害对灾区农民生活、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精神心理等各方面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毁损和影响,威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旱灾更是日益严重和频繁,如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这些北方省份在重大干旱灾害事件中平均受旱率>20%,平均成灾率>10%。面对巨大而频繁的旱灾,开展灾后恢复与重建评估,对于完善灾害风险管理理论,建立受灾群体的恢复重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运用经济学、灾害风险管理学、数理统计、管理定量分析等理论原理和分析工具,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以河北省为例对农业旱灾灾后恢复力评估进行了研究。从阐述我国重大旱灾的特征、分布及形成机理研究出发,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对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及灾后恢复力概念进行了新的定义,分析了二者紧密相连又互为影响的关系,从生态环境系统、生产系统、生活系统、外部输入系统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分析了影响农业旱灾灾后恢复力的因素对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恢复力的影响,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来说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层次及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降水量、复种指数、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人均粮食产量、有效灌溉率、劳动力比重、农民人均收入和农业产投比等 11 个指标的旱灾灾后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可变模糊模型,并依此模型对河北省各市的农业旱灾灾后恢复力进行了综合的定量评估,评估结果表明:石家庄旱灾灾后恢复力最高,其次是唐山市,张家口市恢复力最低,各地区旱灾灾后恢复力差异明显。而在影响恢复力高低的因素中,发现不同的因素对旱灾灾后恢复力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针对这一结果,提出了提升旱灾灾后恢复力的措施。
其他文献
当前,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国际社会正紧密合作,积极行动。随着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探讨的逐步深入,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最大碳库而被推上了一个重要位置。中
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最佳的形象展示窗,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是建筑企业旧貌换新颜的有效举措,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实际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过程中,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对于物业管理行业中的奋进者而言,这次疫情是砥砺自身、探索升级的试金石;对于物业管理行业中的“裸泳”者而言,疫情的突袭也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