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y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优化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前提。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今天的成长状况预示着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前景。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是未成年人成长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而言,最基本的前提在于优化他们健康成长的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了日趋优异的基础条件,未成年人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趋势是健康、积极向上的。 但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也变得更加复杂,使得当代未成年人身上出现了不少令人忧虑的问题:有些未成年人政治思想观念淡薄,缺少爱国热情:价值取向失准,缺少利他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易受传媒影响,选择、崇拜标准偏失,“迷洋重外”思想及行为成为时尚;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某些未成年人功利心态严重,理想信念淡薄,缺乏远大志向,社会公德的实践程度较弱;某些未成年人有违法乱纪行为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全社会都应该从战略高度认识到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的重要性。 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主要是加强学校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和师德师风建设,确保未成年人能够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二是强化文化市场治理;三是加强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功能,努力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网络和良好的运行机制。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其他文献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文化处于相互交流、碰撞与融合中,青少年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系列相应的变化。与此同时,学校德育也日益暴露出诸多的不适
男女在政治上的不平等由来已久,甚至大多数人习以为常。我国女性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社会中一直处于无权状态,女性政治参与无论是从实践还是理论方面看都几近空白。直到近
大学教育是我国人才教育序列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的大学教育重知识教育而轻人格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严重滞后,而且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弱化已经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
高职教育兴起于80年代初期,蓬勃于90年代末期。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高职在校学生迅猛增多。高职学生作为社会结构中一个迅速壮大的群体,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