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收益中的违约风险—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z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违约风险是债务人在债务到期时,无法或不想还本付息,而使债权人遭受损失的风险。许多学者在数量化违约风险方面作出杰出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利用模型化的违约风险为公司债券及信用衍生产品定价,极少有人关注股票收益中违约风险,或利用违约风险为股票定价。如何测算股票收益中的违约风险?违约风险是否会影响股票收益?违约风险是否有助于股票定价?这是本文提出并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目的所在。 本文以1997年1月4日至2007年12月28日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Merton(1974)结构化模型计算单个公司的月度违约可能性指标,并以此衡量违约风险。随后运用Vassalou and Xing(2004)二维分组方法和Nijman等(2002)以组合为基础的回归方法考察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变动之间的关系。最后,分别在CAPM和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添加“违约风险因子”,从而形成两个定制的实证资产定价模型,考察和对比四个定价模型——CAPM、三因素模型和两个定制模型,获取股票收益中的违约风险定价信息。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违约效应”——违约风险越高,收益越低;违约风险越低,收益越高。(2)违约风险与公司规模和账面市值比有关。随着规模的增加违约风险单调递减,规模效应仅仅存在于低违约风险和次低违约风险分位中。而BM效应仅仅存在于最高违约风险分位数中,而且BM和违约风险之间是单调相关,价值股票(高BM)比成长股票(低BM)具有更高的违约风险。(3)Fama-French的规模因子(SMB)和账面市值比因子(HML)包含部分违约风险相关信息。(4)违约风险是系统性风险。
其他文献
近年来,高校志愿者已经成为我国志愿者中很重要的力量,本文通过对高校志愿者的具体特征分析,结合国内外有关志愿者方面的研究,在了解我国高校志愿者相关工作的大背景下,提出对高校
政府采购制度引入我国从试点到推广仅有十多年的时间,2003年《政府采购法》实施后,我国的政府采购逐渐从分散走向集中。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较短,相关的法律制度还
信用卡作为金融支付工具的一种,进入我国也不过才经历了30年。但是在这短短的30年间,不论是从市场使用率还是从持卡人数量上来说,其都经历了一个“井喷式”的发展阶段。而这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