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农灵芝一号菌丝体深层发酵工艺及其活性多糖的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qjh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芝(Ganoderma lucidum)作为珍贵的药用真菌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20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现它的药用价值。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多糖类物质,因其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生产灵芝多糖能够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不受季节影响,从而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首先对收集到的灵芝菌株以高产胞内多糖为目标进行筛选,其次,对筛选到的菌株在发酵罐上进行通气量因素研究,再次,对筛选获得的灵芝菌株的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以期获得最佳的发酵条件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最后对获得的灵芝胞内胞外多糖粗提物进行免疫活性实验。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分别研究菌株的筛选及其动力学过程、提出多阶段通气量控制策略、优化灵芝菌丝体胞内多糖液体深层发酵工艺、测试胞内胞外多糖免疫活性,主要结果如下:1、灵芝液体深层发酵高产胞内多糖菌株的筛选及其动力学研究通过对实验室保藏的72株灵芝菌株液体深层发酵合成胞内多糖进行筛选研究,分析菌株液体深层发酵的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内多糖含量两个指标,并以胞内多糖得率为筛选依据,得出72株菌株中得率最高的三株菌株为G0041,G0069和G0119。考虑到G0119在栽培上的良好效果,对G0119菌株进行了详细的发酵过程研究,最大菌丝体生物量达到22.48 g/L,最大胞内多糖含量达到18.25 g/100g菌丝体,最大胞内多糖得率达到1.48 g/L。其次,对G0119进行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得到菌丝体生长、产物胞内多糖生成和底物还原糖消耗的动力学方程。该方程的建立为后续灵芝液体深层发酵胞内多糖的优化及其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研究基础。2、多阶段通气量控制策略发酵生产G0119胞内多糖采用6 L搅拌式发酵罐进行扩大培养实验,研究G0119菌丝体发酵合成胞内多糖的情况,考察不同通气量对G0119菌丝体生长、比生长速率、G0119胞内多糖合成、比合成速率以及p H、溶氧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保持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通气量9 L/min时菌丝体生物量最高,达到15.42 g/L,通气量6 L/min时胞内多糖得率最高,为2.10 g/L。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如下控制策略:发酵前期0h到31.2 h通气量为6 L/min;发酵中期31.2 h到43 h通气量9 L/min;发酵中后期43 h到55 h通气量6 L/min;发酵后期55 h至结束通气量为5 L/min,结果得出菌丝体生物量最大值达到16.35 g/L,比最优通气量9 L/min提高了6.03%,胞内多糖得率最大值达到2.24 g/L,比最优通气量6 L/min提高了6.67%。3、G0119菌丝体胞内多糖液体深层发酵工艺优化以高产G0119菌丝体胞内多糖为目标,首先,通过对G0119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和磷酸盐的筛选,确定出最佳种类分别为葡萄糖,酵母粉01,磷酸二氢钾。其次,通过单因素实验与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酵母粉01、磷酸二氢钾、发酵液p H和接种量进行优化,确定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葡萄糖40 g/L,酵母粉01 12 g/L,磷酸二氢钾3 g/L,发酵液p H为5.5,接种量为10 m L/100 m L。在这种最优参数下胞内多糖得率的预测值为2.03 g/L,摇瓶实验验证结果为1.98 g/L,相差2.46%。在6 L发酵罐中做进一步扩大培养,菌丝体生物量达到25.31 g/L,胞内多糖得率达到2.59 g/L,高于预测值27.59%。结合6 L发酵罐通气量优化结果,50 L发酵罐中,菌丝体生物量最大值达到25.20g/L,胞内多糖得率最大值达到2.65 g/L,与6 L发酵罐实验结果相一致。表明该优化工艺有效的促进了G0119菌丝体胞内多糖的高产,该工艺是切实可行的。4、G0119液体深层发酵胞内和胞外多糖对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HPSEC-MALLS-RI对G0119液体深层发酵获得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进行分析,胞内粗多糖分析图谱中组分1的重均分子量为4.695×10~6道尔顿,质量分数为58%,胞外粗多糖中组分2的重均分子量为5.554×10~4道尔顿,质量分数为94.9%。活性测试结果显示,两种粗多糖样品均具有体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的活性,且呈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其他文献
迫于能源枯竭与生态环境的需求及智能网联化交通快速发展,电动汽车三电技术引起学术界和各国关注。当下迎来一场关于人类交通生态文明的思考,各国致力改善里程焦虑,优化控制策略。本文通过设计优化电池组联接模式,对电动汽车电源系统电压变化与转速和车速控制、设计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等进行分析和仿真实验,为实现电源供电系统与电机的最优能量传递转换,电动汽车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得以提升,本文基于电源系统展开以下分析。(
自冲铆接技术在新型轻量化车身制造领域应用广泛,为方便更准确、更快捷的对自冲铆接头质量把控和验收。本文进行了10组不同厚度、不同材料的铝合金自冲铆接试验,分析了自冲铆接头的成形机理及影响因素,通过数学几何关系的推导并结合实际工艺参数对自冲铆接头质量和静力学强度进行研究。汽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车身会处于不同的环境而遭到腐蚀,为方便更直观、更细致的观察自冲铆接试件不同腐蚀时长的腐蚀影响。本文通过酸性环境下
脂质类壁材的应用,促使了热熔融流化床包衣技术的出现,其作为制备微胶囊的一种先进技术,在食品、药品、化学等行业中得到广泛的使用。本研究以亲脂性熔融油脂(硬脂酸)为壁材,柠檬酸粉体为芯材,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底喷式实验型喷雾造粒机对柠檬酸粉体进行热熔融流化床包衣实验。包衣过程中雾化的熔融壁材与流化的芯材接触将芯材包埋,该过程涉及到颗粒间的生成和消亡等微观现象,而这种微观现象即为群体平衡模型(PBM)所要
很多动物存在性二态,在无脊椎动物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些具有性二态的动物中,雄性一般具有极为显著的武器或装饰品,而雌性却没有这样的结构。目前,国内外已经存在许多有关动物性二态的功能及演化的研究,但是鲜有研究者关注动物产生性二态的代价。本论文探讨了蜘蛛目(Araneae)跳蛛科(Salticidae)蚁蛛属(Myrmarachne)雄蛛加长螯肢的收益与代价。许多跳蛛雄性的螯肢非常夸张地加长,而雌性螯
闽北水仙茶是以福建水仙品种为原料,依照闽北乌龙茶采制工艺加工制成的一种条形乌龙茶,是闽北乌龙茶产品最大的品类,占闽北乌龙茶中的60%-70%的比重。闽北水仙茶有三个最著名
鄂西北处于湖北与河南、陕西、重庆等省市的交界地,秦岭-大巴山余脉东延其中,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流经整个地域。该区既是中国大的地理地势由第二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区,也是川东
本文考虑由非交换向量场构成的非线性散度型次椭圆方程组,分别在Heisenberg群和Carnot群上研究非线性散度型次椭圆方程组弱解的正则性问题.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次椭圆方程组的研究背景,研究进展,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章研究Heisenberg群上具有VMO系数的非线性次椭圆方程组,在超二次(p>2)增长条件下,利用A-调和逼近技巧得到弱解的最优部分H(?)lder连续性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基体中掺入一定量的短切玄武岩纤维,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混凝土材料。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玄武岩纤维以后,提高了混凝土的整体力学性能,特别是改善了混凝土的抗裂性。玄武岩纤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其与混凝土基体之间也有良好的粘接作用,所以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现阶段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静载力学性能研究较为成熟,但是在疲劳性能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所以将玄
随着人类发展的需要和建筑技术的提高,未来的建筑发展方向将逐渐向高层、超高层、大跨度结构方向靠拢。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决定了日后混凝土的发展方向需要沿着轻质、
采伐剩余物是森林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和微生物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在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养分平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林地表层物质(土壤和覆盖物)是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