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二维硅材料是近年来硅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与传统块体材料相比,二维材料由于量子限域效应而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光电、新能源、生物医学及催化等领域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是到目前为止,大规模制备高质量低成本的二维硅材料并探索其实际应用场景仍是重点和难点。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化学反应原理,创新性地在常温下制备含硅烯量子点的硅氧烯纳米片的方法,并对其形貌结构、光学性能和光催化产氢活性进行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维硅材料是近年来硅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与传统块体材料相比,二维材料由于量子限域效应而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光电、新能源、生物医学及催化等领域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是到目前为止,大规模制备高质量低成本的二维硅材料并探索其实际应用场景仍是重点和难点。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化学反应原理,创新性地在常温下制备含硅烯量子点的硅氧烯纳米片的方法,并对其形貌结构、光学性能和光催化产氢活性进行一系列研究,主要创新点及成果如下:(1)研究了含硅烯量子点的少层硅氧烯纳米片的形貌、结构以及制备原理。本实验以CaSi2粉末为原料,创新性地以乙酸乙酯作为脱钙溶剂,以FeCl3·6H2O作为氧化剂,成功制备了分散性良好、厚度在1.5 nm以下的含硅烯量子点的硅氧烯纳米片(QD-Siloxene),其中硅烯量子点的平均尺寸在4.8 nm以下。相比之下,对照组EAC-Siloxene和HCl-Siloxene的纳米片厚度均大于10 nm,且纳米片中不含晶态硅烯量子点,证实乙酸乙酯在拓扑化学反应中促进纳米片上自组织形成非晶态硅富集区域,而FeCl3·6H2O有助于纳米片的分层减薄,并促使非晶态硅富集区域转变为晶态硅烯量子点。(2)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和时间分辨光谱研究QD-Siloxene、EAC-Siloxene和HCl-Siloxene纳米片的光学性质与发光机制,发现:(1)三种纳米片都表现出蓝光发射性能;(2)QD-Siloxene的发光主要来自硅烯量子点的准直接跃迁、氧缺陷与表面态、界面态相关的辐射跃迁,而EAC-Siloxene和HCl-Siloxene的发光则主要来自于硅氧烯纳米片中的缺陷发光;(3)三种纳米片均属于宽带隙半导体,并且QD-Siloxene中的硅烯量子点因量子限域效应表现出由间接带隙转变为准直接带隙的特点。(3)对QD-Siloxene、EAC-Siloxene和HCl-Siloxene纳米片进行光催化性能的测试,发现:(1)QD-Siloxene由于大比表面积和硅烯量子点的存在具有高达1126.70μmol·g-1h-1的产氢速率;(2)HCl-Siloxene由于其光滑的表面和表面的Si-H/Si-OH基团,产氢速率为561.29μmol·g-1h-1;(3)EAC-Siloxene由于最厚的厚度与大量表面缺陷,产氢速率仅为105.59μmol·g-1h-1。
其他文献
基于大环化合物的有机超分子化学是研究大环受体的分子识别与组装以及组装体功能开发的一门学科,而大环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是该研究领域的基石。柱芳烃是继冠醚、环糊精、杯芳烃、葫芦脲等大环之后新近被发现并逐渐获得超分子化学工作者青睐的一类新型大环主体分子,且具有诸多有待发开的潜能。因其对称的刚性骨架、可调节的空腔大小、疏水和富电子空腔结构、易于合成与功能化、独特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等特性,柱芳烃被越来越多地用于
本文主要研究了阻尼Navier-Stokes方程在Hk(k≥0)空间中吸引子的存在性以及解在矩形区域的衰减.本文主要结论有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迭代过程和线性算子半群的正则性估计,结合经典的吸引子存在性理论,证明了二维阻尼Navier-Stokes方程在Hk(Ω,R2)空间中存在全局吸引子A,并且A在Hk范数下吸引任意有界集.第二部分,通过能量估计方法研究了阻尼Navier-Stokes方程在
随着反潜直升机和反潜装备的日益精良和完善,其对活动于浅海中深度小于80m的潜艇的威胁也越来越致命。如果潜艇能在反潜直升机发现自己之前探测识别到空中的反潜直升机,那么
探测目标机动性和伪装能力的不断提高进一步阻碍了其可探测性,因此传感器的探测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对地红外观测系统在环境,军事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选择合理准确的传感器观测波段可以准确的提高对地红外探测系统的探测性能,本文分别从火箭尾焰目标辐射的光谱特性、地球/大气背景环境辐射特性以及对地观测系统等要素出发进行相应场景仿真,进行综合评估指标分析选择合理准确的传感器观测波段。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
首先,针对单值变分不等式通过构造一个新的超平面,使其严格分离当前迭代点与解集,从而提出了一种针对单值变分不等式的双投影算法.在映射连续,伪单调时证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在满足误差界的条件下得到算法的收敛率.其次,将求解单值变分不等式的双投影算法推广到集值变分不等式.
纳米二元稀土六硼化物(RB6)由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而展现出强近红外光吸收和高可见光穿透的特点。该光学特性不仅在工业上满足了制备隔热玻璃的需求,医学上利用其吸收近红外光
Cr(Ⅵ)是土壤和地下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类化工生产活动。由于Cr(Ⅵ)的毒性是Cr(III)的一百倍,因此土壤和沉积物中Cr(Ⅵ)的天然还原过程对Cr(Ⅵ)的迁移转化具有重要意义。磁铁矿是土壤和沉积物中常见的具有吸附和还原能力的天然无机矿物,对Cr(Ⅵ)在土壤和沉积物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可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磁铁矿对Cr(Ⅵ)的吸附和还原机理尚不清楚。此外,探明吸附态HA对磁铁矿吸附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猪流行性腹泻(PED)的病原,为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冠状病毒科α冠状病毒属的成员。该病主要发生于寒潮
永定河是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作为北京的母亲河,其定位是“京西绿色生态走廊与城市西南的生态屏障”。目前,永定河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河道断流、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取永定河流域河北段为研究对象,以该区域2010-2016年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筛选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为控制因子,并结合永定河流
金属玻璃又称非晶合金,由于其长程无序结构,使得金属玻璃在性能上相比晶体具有更突出的表现,比如高强度、高弹性极限等。随着微电子器件的发展,对材料微型化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金属玻璃为适应微型器件的应用,也发展出独特的金属玻璃薄膜。金属玻璃薄膜由于尺寸小,在塑性变形方面表现得更加优异,它也可作为耐高温耐磨损和抗氧化的涂层,同时还可兼备一些功能性特征,例如高反射率。要研究出性能独特的金属玻璃薄膜就必须能够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