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筋土的微观机理及结构参数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_ju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土工合成材料的兴起与发展,一种新型的复合土——加筋土逐渐应用于公路、水利、土木工程等不同领域。随着加筋土在不同领域的广泛使用,了解研究加筋土的微观作用机理就格外重要。尽管科研人员对加筋土的微观性质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基于土和土工合成材料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至今仍旧没有一种相对完善的理论来概括加筋土体的微观性质。目前为止,加筋土体的微观机理研究的理论水平发展较慢,落后于工程实践水平。本论文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应用于微观机理研究,这对加筋土的理论设计和工程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如今,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实验力学的观测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发展应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是一种基于数字摄影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非接触式的、高效的全场光学测量方法。这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微观结构中微粒位移场和应变场的测量,尤其在土工测量的过程中,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以高精度、非接触、全场测量等优点,弥补了传统的土工测量方法的不足。本论文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与土的直剪试验构成微观试验。在试验中,计算得到在不同垂直压力的作用下的抗剪强度指标;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和Matlab编程计算得到选取图片的平面孔隙率、各向异性率以和定向频率及概率熵三项微观结构参数。本论文通过分析平面孔隙率、各向异性率以及定向频率这三项微观结构参数在试验过程的变化,与得到的抗剪强度指标对比,分析在微观结构下,加筋土中土体与筋材的相互作用。本论文的试验研究将为在微观结构层面上,垂直压力作用下的土体与筋材的作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进一步地探讨加筋土的微观力学性质并分析主要的微观参数。本论文的内容及结论如下:(1)计算在不同垂直压力作用下标准砂和黏土的加筋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及选取的三项微观结构参数,并且分析这些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变化,从而为荷载作用下加筋土微观机理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2)计算不同加筋层数(未加筋,加筋一层和加筋两层)情况下,对标准砂和黏土的加筋试样进行微观试验,研究了在微观结构层面上,一定的垂直压力作用下的加筋土体中土体与筋材的相互作用机理。(3)试验结果表明:随加筋层数增加,标准砂和黏土的黏聚力逐渐减少,内摩擦角逐渐增加。(4)标准砂和黏土均采用不加筋、加筋一层和加筋两层三种类型。加筋层数一定时,试样在垂直压力(50kPa,100kPa,200kPa和400kPa)作用下,其平面孔隙率逐渐减小、各向异性率逐渐增大、概率熵逐渐减小,使得试样内部相邻颗粒间的相互吸引力略微降低,表面摩擦力和土颗粒之间的咬合力增强;进而使得试样的黏聚力稍有降低,而内摩擦角则有所升高。
其他文献
再生混凝土材料的出现较好的解决了目前日益增多的废混凝土处理问题。但再生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抗震性能较普通混凝土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因此,如何提高再生混凝土结构的抗
桥梁在车辆作用下的振动是一种多因造成的振动,与桥梁动力特性、车辆特性、车速、车-桥耦合作用、桥面平整度等诸多因素有关。目前国内外有关桥梁车辆冲击振动的研究大多还停
近年来由于地震的频繁发生,导致RC框架结构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倒塌,致使人们对现役结构在遭遇地震时的抗倒塌能力越来越重视。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也据此对我国城镇设计地
由于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具有造型优美、力学性能良好等优点,在近几十年来,其发展迅速、应用广泛。但是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本身的造型、受力均比较复杂,在服役期间,其本身的材
在FRP约束(加固)混凝土柱的实际加固工程中,绝大多数是在混凝土无卸载或者无完全卸载的情况下进行的,且在加固前混凝土柱已经持荷一段时间,发生了徐变和收缩。现有的模型大多建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其采用的钢筋等级也逐步提高。600MPa级钢筋是采用微合金及强化技术新研发的一种高强钢筋。《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
本文以吴堡至子洲高速公路K26+710处高填土涵洞为试验工点,在洞顶与洞侧铺设EPS板材料(即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作为减荷措施,研究涵洞在有、无减荷措施,以及铺设不同
本论文主要针对实腹式石拱桥因主拱圈开裂、主拱圈砌筑砂浆脱落及拱轴线变形等因素引起的主拱圈整体刚度下降、截面应力集中及结构极限承载力不足等结构功能性问题而提出了增
自Northbridge地震和阪神地震后,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性能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已经得到的研究成果可知,双腹板顶底角钢连接具有良好的抗震性
随着震害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偏心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扭转效应,与对称结构相比,更易产生地震破坏。因此,如何正确计算偏心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保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