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上一直被关注的话题逐渐深入每个人的内心。贵州毕节留守儿童事件不仅引起了李克强总理的重视,也让留守儿童在一次的受到了社会媒体以及全球的广泛注意。然而,对于留守儿童这样的弱势群体,大家的关注也仅是在理论层面,社会舆论等,政府和国家并没有相对完整的法律法规政策来进行引导和规范。儿童是国家的未来,留守儿童也是儿童,同样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接班人。对于留守儿童,我们应该以平常人的眼光来对待,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信心。笔者以通榆县及其以下几个乡镇为例进行走访调研,对当地的留守儿童进行近距离的沟通了解,从调查中找到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当地的留守儿童献上建议性对策。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留守儿童的现状,以及笔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且总结了在调研中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笔者主要介绍了留守儿童成因并依据通榆县现实情况,介绍了笔者调查的通榆县留守儿童的现状,由于通榆县土地贫瘠,产量不高,导致了很多农民的基本收入有限,没有了经济来源,农村产业又缺少导致了大量的劳动力闲置,这就使得许多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们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了年迈的父母和需要照顾的孩子,同时也衍生出了留守儿童在物质生活状况,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上不同的问题。第三部分,笔者主要介绍了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且根据留守儿童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第四部分当中笔者依据通榆县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和措施,如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当权衡经济收入和子女教育问题直之间的利害关系,不要拼命地挣钱却忘记了孩子的教育;国家也应当完善留守儿童保护体系以及各项法律法规,确保留守儿童在法律上受到保护;政府应积极强化农民工返乡政策,在政策予以更多的优惠;同时,应加快留守儿童地区城镇化进程,尤其是留守儿童存在较多地区,让更多的本地劳动力留在家乡,为家乡建设,也让更多地留守儿童有一个完整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