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女性全身恶性肿瘤中居于第四位,据报道,美国每年新增病例大约40000例,死亡病历约7000例[1]。近20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轻妇女患EC也相对增多,可能与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环境污染、高能量摄入、晚育等多方面因素有关;B超与诊刮的普及,也使EC早期诊断率提高[2]。虽然EC的高发年龄在绝经后期,但仍有20%~25%的患者为绝经前女性,年龄<40岁的患者所占比例约为2%~14%[3],我院2005年1月~2008年6月收治EC141例,其中10例患者年龄小于40岁。关于年轻妇女的年龄界限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国内外文献报道不一,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年龄≤40岁的EC为年轻妇女EC。在这些年轻患者中,常有某种程度的雌激素过多﹑不排卵、肥胖以及脂类和碳水化合物摄入的不平衡,几乎半数以上是未产妇,且多有不孕、不育史[4]。因此,年轻妇女的EC患者采用何种治疗方法,是否保留生育功能等人性化、个性化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