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西部,距市区13km。总面积约1455km2,其中98.5%为山地,平原面积为1.5%。按照首都经济结构和城市功能定位,门头沟区被确定为北京的“生态涵养发展区”。但作为北京重要的能源基地,门头沟区过去一直以煤炭、沙石和石灰等资源开采业为主导产业,采矿、筑路等人类工程活动较为强烈,加之区内地质构造比较发育,地层岩性较为复杂,降水分布很不均匀,导致地质灾害十分发育,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较为严重。查明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析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对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尤为必要。本文在充分收集门头沟区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该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结果,对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现状、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进行了分区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提出了初步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现状、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地质灾害隐患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2、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区内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进行了分区评价,划分出地质灾害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及不易发区。3、对区内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提出了初步建议,根据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潜在危害程度,提出了搬迁避让、工程治理、避险转移、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等防治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