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学实施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既是教师组织课堂、教授新知识的工具,又是学生获得语言输入、实现语言输出的主要途径。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直接影响教学成败。 然而,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课堂用语仍然存在着大量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Krashen的可理解输入假设、Swain的可理解输出假设以及Long的交互假设为研究理论基础,重点收集了邵东创新国际实验学校初中部不同年龄、不同教龄、不同年级的7名英语教师的课堂用语语料,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录音法、问卷调查法对教师话语质量、数量、教师提问以及教师反馈四个方面对初中阶段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揭示当前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所存在的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首先,部分教师治学不够严谨,语法错误时有出现。其次,教师课堂话语占据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再次,提问环节很少涉及开放性的问题,给予学生的思考时间有限,提问群体通常为固定学生。最后,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反馈,没能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客观、具体的评价,忽视反馈的积极性。 因此,作者最后提出了改进教师话语的策略:(1)培养教师话语意识,精心准备教师课堂话语,提高教师课堂话语的质量。(2)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和地位,合理分配教师课堂话语的时间比例。(3)充分发挥提问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4)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注意反馈的及时性,积极性,具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