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载体和必要组成部分。在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日益扩大,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如何对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做到在保证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抑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进一步扩张,是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焦点。它的研究将为拟定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供应计划、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改善生态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研究基于经济快速发展、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时代环境下,以郑州市下辖各县(市、区)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结合郑州市下辖各县(市、区)的区域特征和建设用地利用状况,对相关数据搜集整理,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利用强度、增长耗地、用地弹性、管理绩效4个方面选取11个评价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并对其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2015年,郑州市下辖各区建设用地占总面积的比例均高于其下辖各县、市,其中,管城区最高,为69.49%,登封市最低,仅有19.01%。2011-2015年,郑州市下辖各县(市、区)建设用地规模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从用地规模方面来看,中牟县和新郑市建设用地增加量相对较大,分别为6398.75公顷、4606.61公顷,最小的是巩义市,为614.9公顷,其余地区相差不大;从用地比率方面来看,建设用地增加比率最大的是中牟县,为26.31%,最小的是巩义市,为2.97%,其余地区中,郑州市下辖各区建设用地增加比率均相对较高。(2)从规划目标实现情况来看,二七区、荥阳市、巩义市、登封市、新密市2015年建设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均已超过规划目标年2020年,其余大部分地区虽有剩余空间但相对不足,二七区2015年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已超过规划目标年2020年,其余地区尚有一定的剩余空间;从人口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度的土地利用趋势类型来看,金水区、新郑市和登封市为集约趋势性,其余各县(市、区)均为粗放趋势性;从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度的土地利用趋势类型来看,二七区、金水区、巩义市、新密市和登封市为集约趋势性,其余各县(市、区)均为粗放趋势性。(3)通过对郑州市下辖各县(市、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对其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划分,金水区和二七区为I型,中原区、管城区、巩义市和新郑市为Ⅱ型,登封市、中牟县、新密市、荥阳市和上街区为Ⅲ型,惠济区为Ⅵ型。郑州市下辖各县(市、区)2015年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整体水平与2014年相比略有好转,其中,金水区、中牟县、巩义市、新密市、新郑市、登封市2015年总指数大于2014年总指数,其余地区2015年总指数小于2014年总指数,各评价单元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