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利用烹饪废油发酵生产鼠李糖脂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o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鼠李糖脂无毒,可以生物降解,对环境影响小,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较高的表面活性,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尤其在促进对难溶有机物的利用和降解方面占有独特地位。鼠李糖脂可以利用多种疏水性和亲水性的底物作为碳源。目前多用各类植物油和烷烃作为碳源,产量普遍在5-100g/L。而在以烹饪废油为底物的发酵中,鼠李糖脂产量相对较低,使其还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寻找一株优良的铜绿假单胞菌,通过改良实验条件,使它具有较强的分泌鼠李糖脂以及利用废油的能力,并初步探索其在工业规模水平生产鼠李糖脂的可行性。 本文分以下4个部分: 第一部分,菌株筛选。从本地几处被油类污染的环境中获取若干菌株,经过显微镜镜检、CTAB平板筛选、发酵液形态观察和分泌产物分析,综合上述结果确定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并通过产量对比,选其一最佳菌株,命名为P.aeruginosa ZJU.ul,进行后继研究。其在4%(v/v)的废油浓度下,能获得最佳的鼠李糖脂产量。该菌株具有良好的乳化废油以及利用废油的性能。对该菌株发酵前后废油剩余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可知,该菌株均衡地利用废油的各组分,未对其中某些组分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第二部分,通过紫外诱变提高鼠李糖脂产量。在鼠李糖脂高产菌株的选育过程中,通过三次紫外诱变,并结合自然分离进行复筛,最终获得高产突变株P.aeruginosa ZJU.ulM,其产鼠李糖脂的能力比出发菌株提高了将近一倍,从12.47g/l上升到24.61g/l(摇瓶发酵120小时)。此外,突变株遗传稳定性好,符合工业化生产应用时对菌种长期稳定的要求。 第三部分,培养基优化。在得到一株优良诱变菌株以后,再次对其进行了最优初始碳源含量的研究,结果和诱变前保持一致,再次证明了在以废油为唯一碳源的发酵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个最优的初始含量值。在对废油的元素成分进行分析以后,采用多因素试验正交优选法,改变N、P、Mg、Ca、Fe的浓度,得到一优化培养基,利用其进行摇瓶发酵鼠李糖脂产量最高可达32.2g/L,废油利用率在80%左右。 第四部分,利用搅拌通气式反应器发酵鼠李糖脂。大量产生的泡沫对传氧和
其他文献
<正>兔有"寒冬易过,盛夏难养"的说法。兔因汗腺不发达,体表散热较慢,在盛夏常常出现食欲不振,抗病力降低,较易发生中暑,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夏季防兔中暑,应从创造良好饲养条
以市场化指数刻画市场化改革进程,定量考察了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正影响,市场化指数每增加1分,将促进经济增长效率提高4
民间美术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开展田野调查工作的同时,学术界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解决了许多重要问题,同时也有一些需要继续深入的方面。本文选择陕西省延川县
20%敌草快是一种灭生性触杀型茎叶处理除草剂,药效迅速,杀草谱广,适用于非耕地、果园行间除草,也可用于作物收获前催枯。为明确其催枯后对水稻产量、籽粒含水量及种子活力的影响,20
BOT模式解决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财政负担大、投资渠道单一和投资者风险高等问题,在工程建设领域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BOT模式参与方众多、融资模式复杂,在实际
该文分析了时分多址(TDMA)通信系统中独特码(UW)的检测和在低信噪比下独特码检测器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似然准则的通用的独特码检测器的工程实现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它的
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历史时期城镇社会经济文化的反映,而且是一种空间资源,对提升城镇空间品质、突出城镇特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小城镇的历史文化
<正>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 acute lymphoid leukemia,TALL)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儿童和成人中发病率较高,且患者常伴随表达T细胞免疫表型的不成熟淋巴细胞浸
血流动力学管理是急危重症患者循环功能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有创、昂贵,并不适合急诊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end tidal car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