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半定量分析法核素肺灌注显像评价急性肺栓塞患者单纯抗凝及溶栓加抗凝治疗前后肺血流灌注的变化情况。
方法:3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前均行肺灌注显像。根据溶栓和抗凝治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分为溶栓加抗凝治疗组和单纯抗凝治疗组。溶栓加抗凝治疗组20例,单纯抗凝治疗组13例。溶栓加抗凝治疗组的患者于溶栓后、溶栓加抗凝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复查肺灌注显像。单纯抗凝治疗组的患者于抗凝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复查肺灌注显像。两组治疗前后均采用半定量法分析图像,计算灌注缺损百分数(PPDs)。
结果:20例患者溶栓前、溶栓后、溶栓加抗凝治疗1个月和3个月的肺灌注缺损百分数分别为56.6%±9.1%,37.6%±7.7%,27.9%±8.1%和19.6%±10.1%,将四者两两进行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01。13例患者在抗凝治疗前肺灌注缺损百分数为19.4%±11.3%,抗凝治疗1个月的灌注缺损百分数为18.8%±10.6%,与治疗前的灌注缺损百分数比较P>0.05,短期抗凝治疗肺灌注改善不明显。抗凝治疗3个月的肺灌注缺损百分数为17.2%±11.8%,较治疗前比P<0.05;抗凝治疗6个月的肺灌注缺损百分数为12.1%±11.7%,较治疗前比P<0.05,远期抗凝治疗肺灌注改善明显。
结论:应用肺灌注显像可以观察肺栓塞治疗后肺血流灌注的动态变化过程,是评价急性肺栓塞治疗效果的安全、可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