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及细胞免疫特征分析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r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旨在通过分析大样本数据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诊断年龄与原发灶大小和颈部淋巴结转移(LNM)之间的关系,对比外周血、颈部淋巴结和肿瘤组织的T细胞受体(TCR)组成,预测并验证RET/PTC1融合基因蛋白产物表位,以探索个体免疫状态和PTC诱导的区域免疫反应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1.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2004-2015年)中,收集经过手术治疗的PTC和甲状腺滤泡腺癌(FTC)的成年患者数据,分析LNM的危险因素,并通过曲线拟合研究诊断年龄与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校正其他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以明确PTC患者诊断年龄对LNM阳性率的校正比值比(OR)。2.收集PTC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来源于颈部淋巴结的淋巴细胞(LN)和肿瘤组织(T),进行免疫组库测序(IR-Seq),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分析。3.应用SYFPEITHI和net MHCpan4.0对RET/PTC1融合位点表达的蛋白产物进行表位预测,并定制相应的五聚体。筛选HLA-A*11:01阳性发生RET/PTC1重排的PTC患者,应用五聚体对其PBMC和LN进行特异性CD8~+T细胞的检测和体外刺激培养。结果:1.SEER数据库中,共有50347例PTC(48166)和FTC(2181)(中位年龄分别为45和50岁)患者符合纳入标准;44.5%(21428)的PTC患者LNM阳性。诊断年龄分布在LNM阴性和阳性组的PTC患者中存在差异(P<0.0001)。在PTC组中,诊断年龄与肿瘤大小和LNM的关系符合二次曲线。18-59岁PTC患者的平均肿瘤直径和LNM阳性率与诊断年龄呈线性相关,LNM率随年龄下降(R~2=0.932,p<0.0001),尤其是女性患者(R~2=0.951,p<0.0001)。校正LNM的其他危险因素后,与18岁的PTC患者相比,诊断年龄是LNM的保护因素,但保护作用逐渐减弱。2.免疫组库分析显示,外周血样品(PBMC)、颈部淋巴结组织(LN)和肿瘤组织(T)TCRβ测序的reads总数和TCR CDR3总数没有统计学差异,CDR3独特性在三种样本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2),LN高于PBMC,均高于肿瘤组织。而同时三组间的CDR3多样性指标即香农(Shannon)多样性指标与D50都有统计学差异,LN组高于PBMC组及M组,PBMC组与M组无统计学差异。三组的氨基酸水平CDR3 HEC数(P=0.0003)、氨基酸水平TCR CDR3 V-J重排HEC(P=0.0013)有统计学差异,M组高于PBMC组,而后者又高于LN组。3.应用SYFPEITHI和net MHCpan4.0对RET/PTC1融合位点表达的蛋白产物进行表位预测,筛选出HLA-A*11:01限制性的ASVTIEDPK具有强亲和力,为潜在的抗原表位。在9例HLA-A*11:01亚型并发生RET/PTC1重排的PTC患者中,应用五聚体对其PBMC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特异性CD8~+T细胞占比在0.69%-1.64%之间,对4例患者的PBMC进行体外刺激培养,特异性CD8~+T细胞占比均上升。结论:1.在部分中青年PTC患者中,由于延迟诊断和干预,肿瘤可能会缩小并且LNM可能会自动消失。所以,对于一些低风险的PTC患者主动监测是合理的。2.相对于淋巴结样品,肿瘤样品的CDR3多样性低而氨基酸水平CDR3克隆HEC高、氨基酸水平CDR3 V-J重排数少、V-J HEC却多,表明相对于颈部淋巴结组织及外周血中,在肿瘤组织中T细胞可能直接激活并参与抗肿瘤免疫。3.在RET/PTC1重排的PTC患者中,HLA-A*11:01限制性的ASVTIEDPK为其抗原表位。
其他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结构性变迁,在金融领域,新时代的货币创造渠道和金融深化水平均发生了显著变化,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这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
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患者相对预后好,生存期长,但肿瘤的复发和远处转移仍然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寻求新的治疗
光作为一种横向电磁波,包含振幅信息、相位信息、频率信息和偏振信息。光波的振幅反映了目标光强弱信息,相位反映了目标光空间等相位面形状,频率反映了目标光谱特性信息。偏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拼装桥梁是桥梁工业化建设中一种代表性的桥梁结构形式。节段间接缝的不连续性和体外预应力束的滑移及二阶效应导致节段预制拼装桥梁的力学性能相较整体
整合素是一类细胞黏附因子,在多种细胞表面高表达,通过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外部基质之间的识别与黏附调控细胞生理活动。研究表明,整合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等生理过程中发
海底隧道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受到高水土压力以及多方面耐久性环境因素耦合作用,致使管片混凝土、钢筋、接头等部位出现一系列病害。随着服役年限增加,衬砌结构承载能力不断降低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清洁能源、环境修复等诸多领域。在工业应用中负载的金属纳米颗粒常会因为发生奥斯特瓦尔德熟化或颗粒融合而烧结,导致纳米颗粒长
固-液界面的蛋白质吸附对抗体芯片,生物传感器,免疫分析以及其它分子识别技术来说必不可少。如何在保持正确空间取向和生物活性的同时高密度固定蛋白(包括抗原和抗体)是这些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As发生的始动环节。近年研究发现,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to-mesen
背景和目的: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的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