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增强体构型分布是影响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与物理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对增强体呈网状分布的Si Cp/Al复合材料进行变形、断裂行为模拟、预测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试验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三维模型可应用于增强体网状分布构型的复合材料的性能预测、构型设计和优化。对颗粒均匀分布的相同颗粒体积分数复合材料拉伸行为模拟发现,复合材料的加工硬化率随颗粒尺寸减小而增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强体构型分布是影响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与物理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对增强体呈网状分布的Si Cp/Al复合材料进行变形、断裂行为模拟、预测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试验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三维模型可应用于增强体网状分布构型的复合材料的性能预测、构型设计和优化。对颗粒均匀分布的相同颗粒体积分数复合材料拉伸行为模拟发现,复合材料的加工硬化率随颗粒尺寸减小而增大,屈服强度随颗粒尺寸减小而提高。这是由于在复合材料变形过程中,小尺寸颗粒周围的基体中可产生更高密度的位错,基体中的应力水平提高,进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强度。颗粒直径1μm的复合材料中,基体与颗粒的平均应力分别为1050 MPa和303 MPa,远高于颗粒直径20μm的复合材料(735 MPa和268 MPa)。然而,颗粒尺寸增大,颗粒缺陷增加,其断裂强度下降。因此随颗粒尺寸增大,裂纹萌生的形式由近界面区基体失效转变为颗粒开裂。增强体长径比在5~10区间时,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变化较快。长径比为20:1时,复合材料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90.9 GPa和324 MPa)均高于长径比1:1的复合材料(85.9 GPa和299 MPa)。对增强体网状分布(网状构型)的复合材料拉伸行为模拟发现,增强体连续度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在增强体局部体积分数较高的情况下,增强体的承载能力提高,复合材料的模量和强度随之提高。增强体局部体积分数由0.30增加到0.57时,平行于拉伸方向的网络层(Pa W)内的Si C颗粒承担的应力从~500 MPa增加到750-1000 MPa。网状构型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89.5GPa、屈服强度315 MPa均高于增强体均匀分布复合材料。然而局部体积分数提高到>0.38时,复合材料脆性断裂倾向显著提高。颗粒形状对网状构型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可归结为颗粒尖锐程度对应力集中的影响。尖锐的六面体颗粒在网络内部造成较高的应力集中,因此富增强体网络内的应力水平较高,Si C颗粒承担了更多的载荷。这对复合材料的模量和屈服强度有益。然而应力集中也促使颗粒更早的开裂,这将恶化材料的延伸率。长径比对网状构型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则呈现出一种竞争关系:一方面增加长径比将削弱增强体的连续度,另一方面大长径比的晶须承载能力高于颗粒。因此随着增强体长径比的增加,网状构型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呈现出先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趋势。此外,长径比由1:1增加到10:1,网状构型复合材料延伸率由4.7%增加到了6.5%。说明通过增加长径比来提高网状构型设计的增强效果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实验证明,较厚的网络厚度将导致基体软相尺寸降低、削弱合金基体的变形能力,使复合材料易于发生脆性断裂。此外,较厚的网络厚度情况下,裂纹扩展时偏转角度降低,微裂纹聚合所需自由能降低。一部分基体软相中,能够观察到明显的塑性变形特征,而另一部分则没有该特征。说明元胞内基体的变形是不均匀的。这意味着复合材料变形过程中,元胞间的变形是相互协调且相互制约的。本文中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在很多方面是吻合的:网状构型复合材料的强度模量提高而延伸率下降;裂纹优先在Pa W萌生,当外加载荷继续增大,垂直于拉伸方向的网络层(Pe W)中随后出现微裂纹并易于汇聚,这也侧面验证了Pa W内颗粒能够承担更大的载荷;Pa W内的微裂纹受到了基体合金的钝化作用;I型裂纹主导了材料的损伤行为;主裂纹由Pe W扩展到Si C/Al–Al“界面”。这些现象表明本课题的仿真技术是可靠的。
其他文献
气候环境对于城市空间建设的影响正成为各领域日益关注的主要议题。2013年11月起,国家发改委与住建部陆续出台《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13)2252号》、《城市适应气候行动方案(2016)245号》等文件,强调科学分析气候变化主要问题及影响,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2015年11月与2017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与李克强总理分别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于严寒气候背景下的城市来
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合板(GLARE)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和抗疲劳裂纹扩展特性,在飞机结构中得到大量的应用。飞机结构在飞行过程中其初始损伤位置通常会萌生裂纹,进而出现疲劳裂纹扩展现象,因此开展含初始裂纹的疲劳裂纹扩展研究对飞机结构损伤容限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有大量学者对GLARE层合板的疲劳裂纹扩展机制开展了研究,并通过多种方法建立了疲劳裂纹扩展预报模型。但现有的疲劳裂纹扩展预报模型对当疲劳裂纹
TiAl基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抗氧化和抗蠕变性优异等特点,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航空发动机轻质叶片材料。高Nb-TiAl合金在保证合金室温性能的同时,可大幅提升合金的高温蠕变性能,但关于温度及外加应力对高Nb-TiAl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目前还缺乏系统性研究。冷坩埚定向凝固技术可制备大尺寸无污染定向凝固TiAl合金坯锭,其设计目的之一是提高TiAl合金高温蠕变性能,但目前缺乏此方面研究。本文将传统铸
低陶瓷含量网状结构钛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比刚度、良好的塑韧性、抗蠕变、耐热性等优异综合性能,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望替代钢和高温合金达到减重40%以上的效果,但因硬度低耐磨性不足严重制约了高强韧网状结构钛基复合材料作为耐磨构件的应用。通过增加复合材料中的陶瓷相含量可提升其硬度与耐磨性,但强度和塑性急剧下降。如何实现钛基复合材料高强韧与高耐磨性一体化,成为推广其在高耐磨关键构件应
Ti-Ni-Nb合金在特征温度下经大变形可获得宽相变滞后,该合金所制作的管接头扩径后在室温下存储,工程应用极为方便。但过量变形后,应变恢复率显著下降。因此,在保证宽相变滞后同时提高应变恢复特性已成为航空航天高性能连接的关键。论文采用Co添加和热机械处理获得弥散均匀的纳米(Ti,Nb)2Co相、并构建高密度的小角晶界,强化母相、改善应变恢复特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三维原子探针、示差扫
SnTe合金与PbTe合金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和相似的能带结构,是一种环境友好的中温热电材料。SnTe合金本征的高空穴浓度和较大的轻重价带能量差导致其Seebeck系数和功率因子较低,同时其晶格热导率相对较高,热电优值低。在降低晶格热导率的同时提高功率因子是优化SnTe热电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Mn掺杂诱发能带汇聚的基础上采用高温淬火+中温退火形成高密度位错以及在In合金化诱发能级共振的基础上采
作为顶点算子代数的奇异部分,李共形代数是数学家Kac在对共形场论中手征场的算子积进行公理化描述时提出的,也是李代数领域的前沿方向,广泛应用于量子力学、弦论和共形场论等相关领域,同时李共形代数的表示理论是研究满足局部性质的无限维李(超)代数的重要工具.Virasoro共形代数是最简单的非平凡的李共形代数,与Virasoro共形代数相关的理论是当下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研究Heisenberg-Vira
随着微机电系统和微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实用化进程的推进,对复杂微零部件的高性能加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微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作为一种常用的微细加工手段,具有加工精度高、成本低、不存在宏观作用力和加工材料广泛等优点,并且通过改变微细电极丝走丝方案以及与工件之间相对运动方式,可具备较高加工灵活性,在实现复杂微零部件的加工中展现出一定潜力。而当前微细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存在功能单一、加工稳定性较差以及加工效率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空间飞行器轨道安全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针对非合作航天器的寻的制导技术已在宇宙环境探索、卫星在轨维护、空间碎片清理以及太空军事对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受到航天器质量、成本以及探测载荷性能等因素的限制,单一寻的飞行器已难以满足日渐复杂的制导任务对于空间非合作目标的探测与拦截需求。为此,本文借鉴分体式航天器功能分离的思想提出一种新型制导方式—分体式制导,其
在过去几十年中,二阶椭圆方程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一类方程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程,材料等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四阶椭圆方程源于桥梁振动理论,在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有着有广泛的应用.然而,与二阶椭圆方程相比较而言,四阶椭圆方程的发展速度却是比较迟缓的.众所周知,二阶椭圆方程具有不同形式的比较原理,因此此类方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比较完善.然而高阶椭圆方程不具备一般的比较原理.此外,集中应用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