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杆锚固段应力计算模型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un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应力锚杆在岩土工程加固中可以充分地发挥岩体的自承潜力,改善和提高岩土介质的自身强度和自稳能力,减轻支护结构的荷载,节约工程投资,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尽管预应力锚固技术在近代岩土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其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设计计算方法还不成熟,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研究锚杆的加固机理并指导锚杆的合理化施工,对提高我国岩土工程的预应力锚固理论及实际应用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锚杆锚固段的传力机理是岩土锚固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正是基于此本文在广泛阅读大量有关锚固方面的参考文献并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及成果基础上,对预应力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依据岩(土)体—锚固体共同变形原理,借助弹性力学中的Boussinesq问题的位移解,采用理论分析的办法推导出了全长粘结式锚杆锚固段上剪应力和轴向应力分布的弹性解析解; 2、依据岩(土)体—锚固体共同变形原理,借助弹性力学中的Lorentz和Mindlin的混合问题的位移解,采用理论分析的办法推导出了内锚固型式锚杆锚固段上剪应力和轴向应力的分布的弹性解析解; 3、采用数值模拟的办法分析了压力集中型预应力锚杆锚固段上剪应力和轴向应力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应力分布的因素,结合大量有限元数据给出了压力集中型预应力锚杆锚固段剪应力分布的计算公式。 随着预应力锚杆应用领域的扩大,研究地深入,本文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将为锚固理论分析、锚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直接焊接KT型搭接方管节点是方管桁架中经常出现的节点形式,它由三根支管汇交于一根弦杆表面构成,现有公式中并没有专门针对KT型节点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这严重影响了该节点在
折叠网壳结构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诞生并不断发展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展开(折叠)方便迅速,折叠后体积小,便于运输和存储,可反复使用,对场地要求低,基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供水管理与管网优化研究方面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供水管网事故状态下的管理与优化调度的研究则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轻质高强材料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建筑物的阻尼越来越小,同时也变的越来越柔。因此建筑对环境激励如风、波浪、地震等变得越来越敏感,在这些激励下,建筑物的振
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具有形状记忆效应(Shape Memory Effect,简称SME)、相变超弹性(Super-Elasticity,简称SE)和伪弹性(Pseudo-Elast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发展迅速,高度不断增大,体型日益复杂,使用功能逐渐综合化,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析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精确的模拟高层建筑的实际受力
短肢剪力墙结构是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兼有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其建筑功能、结构受力和工程造价均较合理,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但是,由于这种结构体系
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是目前工程抗震技术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探讨的粘弹性阻尼器及其在高层建筑结构控制中的应用,属于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研究。采用粘弹性材料制成的粘弹性阻尼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建设的发展也突飞猛进,软土地基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大量出现。由于软土强度较低、压缩性大、渗透性小、地基承载力低,加荷后容易变形。要是将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