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稠密物质的相互作用与结构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_mao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行星内部、强激光物质相互作用、冲击压缩实验中,物质的密度会处于固体密度附近或以上、温度则在费米温度附近,即位于温稠密区域。这种温稠密物质的力学、光学性质区别于典型的固体、理想等离子体,它的结构、物态方程、输运性质等在相关的分子动力学、流体力学等模拟和分析中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基于密度泛函、无轨道近似、半经验势等方法描述温稠密物质电子、离子间相互作用,研究了温度从0.1eV到200eV,密度从固态密度到5倍固体密度的离子和电子结构、状态方程和输运性质,并讨论了各种相互作用势的适用性和对物理性质的影响。[1]温稠密的硅烷(SiH4)是多组分的复杂体系,有非常丰富的相图和结构。利用量子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1.795~3.844g/cm3、300K~3eV的硅烷,分析了温稠密物质区别于高温等离子体的局域结构特点,并揭示了这些特征随温度密度的变化。也对其中熔化、解离、电子结构、绝缘体-金属转变进行了研究。[2]温、热稠密的铁是典型的多电子、强耦合体系。通过密度从0.1倍到5倍固体密度的铁在80eV到240eV的结构特性和输运性质的分析,我们讨论了电子屏蔽、交换、离子环境效应,并修正了Yukawa等解析模型。[3]对冲击压缩氩的计算则横跨范德瓦尔斯主导体系和温稠密物质区域。通过0.5~5.5g/cm3、300K~3eV区间上的Ar的分子动力学计算,讨论了其中范德瓦尔斯作用、电子激发、多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评估了密度泛函以及它的范德瓦尔斯修正、拟合对势、量子化学对势、三体势的特点,也分析了电子结构以及绝缘体-导体转变。实现了利用神经网络构建第一原理精度的稠密物质相互作用势能面,利用稠密H对模型做了基本检验。讨论不同相互作用下物质结构及其动力学,我们分析了温稠密物质的结构特性、输运性质以及稠密物质的相互作用特点,同时我们也初步实现了神经网络对第一原理计算的扩展。
其他文献
九三学社是与中国共产党和衷共济、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参政为民、履职尽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九三学社于抗战胜利后在重庆创建,至今已逾70年,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太阳能、风能等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被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关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如何将光伏电池板输出的低压直流电高效地转换成高压直
当前,国际进出口环境错综复杂,国内外贸发展形势日益严峻;与此同期,中国海关正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部门藩篱开始拆除、一些业务功能已开始向区域集中。通关一体化、资源集约
中国海关是我国进出口的监督管理机关,其以把好国门、扩大开放、服务经济为目标,行使着通关监管、征收关税、查缉走私等重要职责。但由于海关工作特殊的性质和特点,加之业务
在温室效应愈发严重,全球环境进入危机的大背景下,自英国提出“低碳经济”的这一名词后,国内外关于这个名词的研究就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但研读大多数的文章会发现,他们的
针对宏观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的现状,充分利用MODIS相对于AVHRR数据具有的多光谱和分辨率优势,提出了利用MODIS数据进行分类特征选择与提取并结合多时相特征进行宏观土地覆盖分
钎焊作为一种铝合金的重要加工方法,在其产品制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无钎剂的绿色钎焊技术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和适应这一趋势,无钎剂钎焊用钎料的新材料不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简称MT)是一类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的金属结合蛋白。其中半胱氨酸的含量高达30%左右,且蛋白质结构中没有二硫键。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原生动物
骨骼作为人体的支架,担负着支持、承重、造血的功能。因结核、创伤、先天发育畸形等原因造成的大体积骨组织损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临床上一般通过外科
地理信息系统 (GIS)关键要素之一是数据。将中国特有的、传统的地方志作为GIS广义数据源 ,并进行必要的分析、整理 ,将有其特有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