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期刊发展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aj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教育》是中等教育类具有一定学术性、较强实用性和普及性的期刊,创刊于1980年,已经历33年历程,为推动我国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伴随着基础教育地理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网络媒体的发展潮流,《地理教育》既面对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30余年来期刊栏目设置、刊载内容、装帧版式、作者队伍等方面发展比较,分析归纳期刊探索、变革、创新三个阶段的特征及变化,梳理期刊的改革发展脉络。提出期刊更好地传播地理科学文化知识、推动地理新课程改革、服务广大中学地理教师等方面的改进建议,从而促进期刊更好地为地理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主要阐述《地理教育》期刊发展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综述教育类期刊及地理教育类期刊的国内外现状及相关研究成果;简要说明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以及研究的思路和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1980—1990年期刊发展的探索时期本部分主要对探索时期《地理教育》期刊的栏目设置、刊载内容、装帧版式、作者队伍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概括总结出探索时期的期刊特点:栏目设置单调、刊载内容集中、装帧版式简朴、作者队伍单一。第三部分:1991—2001年期刊发展的变革时期本部分主要对变革时期《地理教育》期刊的栏目设置、刊载内容、装帧版式、作者队伍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概括总结出变革时期的期刊特点:栏目设置逐步增多、刊载内容比较丰富、装帧版式有所变化、作者队伍日益扩大。第四部分:2002—2012年期刊发展的创新时期本部分主要对创新时期《地理教育》期刊的栏目设置、刊载内容、装帧版式、作者队伍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概括总结出创新时期的期刊特点:栏目设置灵活多样、刊载内容与时俱进、装帧版式稳中有变、作者队伍来源广泛。第五部分:《地理教育》期刊的发展展望本部分主要在比较分析30余年来《地理教育》期刊在栏目设置、刊载内容、装帧版式、作者队伍等方面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发挥期刊在传播普及地理科学文化知识、推进地理新课改的顺利进行、服务于中学地理教师教学教研教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加快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加速培养稳定教科研队伍,构建互动交流长效机制等改进建议。第六部分:结语本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简要概括总结,进一步明确《地理教育》期刊各阶段在栏目设置、刊载内容、装帧版式、作者队伍等方面的具体变化特征,并对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说明。
其他文献
为了顺应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我国燃煤火电厂将逐步建设烟气脱硝装置。火电厂烟气脱硝装置项目具有前期投资大、施工周期长、能源消耗大,投入运行后运营成本难以计量,变化明
自上个世纪末开始,全球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伴随因特网的出现和普及,信息技术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带来了各领域“质”的飞跃。信息化建设成为各行各业增强自身管理效率
伴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广大用户开始上网阅读期刊,基于网络出版的电子期刊给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条件。然而,针对基于网络出版的电子期刊的等级评价问题却不多见。针对基于网络出版
在《关于现代蒙古编辑出版业奠基人曹都毕力格的研究》这片论文当中主要记载了一生拼搏于蒙古族编辑出版业的奠基人曹都毕力格(1922.10.29-2011.12.12)先生的生平经历,蒙古编
临时复制是指合法享有著作权的作品通过技术手段录入计算机,经过短暂保留,然后因计算机断电或者重启而造成保留信息消失的过程。常见于计算机领域,例如网页浏览、在线欣赏及下载
依托经典名著进行情境创设的地理试题,能有效联系中华传统文化与地理教学,在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同时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充分体现文化育人的思想,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形成民族自
作为蒙文报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蒙文少年报刊对蒙古族少年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抽样法,内容分析法,比较法等比较系统的研究了现阶段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以小学和
目的探讨多维度健康教育在分子靶向药物特罗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为人们带来了信息获取、发布和传递的便利与自由,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传播格局和生活模式。但是,社交媒体低成本、用
《盛京时报》在东北报业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当时东北为数不多的一份大报,供后人了解那一时期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同时这是日本在华创办最久的中文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