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tcr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作为不同语言的使用者们进行交流的方式,在当前世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中国,由于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社会对口译的需求快速增长,口译实践得到很大的发展,有关口译的研究也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我国口译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缺乏足够的理论性,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化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口译是跨语际的交际行为,交际法是研究口译的重要方法之一。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于言语交际的理论,它把交际看成是明示推理的过程,创建了一条通用性的原则以来解释人类交际的内在机制。关联理论已被广泛地用来解释修辞、翻译、语法、大众传媒等领域的众多现象。本文用关联理论来解释口译过程,并进一步从关联的视角研究口译实践应用的几个方面。本文首先回顾了一下口译的发展历史,并分析了当今国内外的口译现状。其次介绍了关联理论中与口译相关一些基本思想,如交际、关联、语境、关联准则,并认为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为口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根据关联理论,口译是一个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译者既是信息接受者又是信息传递者,不仅要面对说话人选择相关的语境,把说话人提供的明示信息和自己的认知环境相结合,推理出说话人的意图,又要考虑听话人的认知语境,为他们提供最佳关联性的语言信息来传递说话人的这一意图。口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译员寻找最佳关联并传达这一最佳关联的过程。最后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关联理论应用到口译实践的几个方面中去,为口译的准备工作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因此,此篇论文的目的就是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口译,用关联理论来阐述口译的过程,并在此理论框架下提出一些口译实践的策略。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计及孤岛条件约束的微网经济调度模型,并网运行时作为主问题,以微网系统的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孤岛运行时作为子问题,以孤岛期间微网内电源与负荷不匹配度最小为目标
以魔芋飞粉蛋白酶解物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激光光散射测定其分子量后,考察了其对酿酒酵母菌落大小、出芽率、菌体数量及代谢产物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6218u蛋白酶解物对酿
目的:了解海南医学院本科生人格特征,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551名海南医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男女生在EPQ的4个分量表得分上内
口译教学与语言或翻译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它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和教学方针,体现出口译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学到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译员所需要具备的品质。该论文首先归纳了当前我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翻开了生态文明的时代新篇章。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是
从8个酒曲样品中分离筛选到一株糖化能力较强的曲霉菌株D.57,对其菌落形态、色泽、菌丝及产孢子特征观察分析和ITS遗传序列测定。结合Clustal软件分析,综合判定该菌为子囊菌门,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