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滞后于日本接纳“印象派绘画”的原因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iy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印象派绘画的产生及其先后到达日本和中国后曲折的传播经历为线索,探求中国比日本滞后将近一个世纪接纳印象派绘画的原因。从五四到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美术的主流在很大程度上被赋予种种社会、政治责任,而忽略了艺术自身的超越和发展。这拉大了中国近现代美术与西方近现代艺术的创作精神的距离,在很大程度上钳制了美术的独立发展,也制约了中国美术主流对印象派绘画的接受。而印象派绘画来到日本则带有本土文化回归的意味,且日本对西方文化采取的又是积极主动的吸收方式,从而使其能比较迅速地接纳印象派绘画,推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绘画艺术的发展尽快步入现代化进程,跟上文化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步伐。与之相比,与日本相邻的中国在近代对现代化的接纳方式却是被动的,加上其历来就有的文化优越感和超稳定、强大的文化系统,使得中国无法像日本那样对外来文化持谦逊的学习态度,所以印象派绘画在中国久久难以得到承认和发展。以上原因导致了中国比日本滞后将近一个世纪接纳印象派绘画。虽然这只是中国艺术发展道路上的一段插曲,但它也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曲折经历的缩影。
其他文献
巫乐是中国音乐文明起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的音乐中巫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种类。先秦时期,巫术十分盛行,各国各地十分尚巫。先秦时期的商朝和楚国对巫术尤为崇尚。而在巫
期刊
期刊
车尔尼练习曲由于其科学的进度编排和全面的内容涉及,已成为古典钢琴技术手法全面总结的法典,历经了两个多世纪,至今仍是学习钢琴技巧的主要教材。然而20世纪涌现出了的许多新音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