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在新型宝石CT心脏冠脉血管成像中,碘克、碘海醇、碘帕醇三种不同浓度造影剂合适的注射剂量和注射速度,以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能降低造影剂的浓度、注射剂量和注射速度,减轻对病人的身体损害。研究对象与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来我院行心脏冠脉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360人,将他们随机分到A、B、C三组,每组120人。分别给予三种不同浓度的碘造影剂,A组为碘克沙醇(320mgI/ml),B组为碘海醇(350mgI/ml),C组为碘帕醇(370mgI/ml)。每组又以不同的注射速度和注射剂量将他们随机分到6个小组。如A组:即a1、a2、a3、a4、a5、a6。a1和a2;a3和a4;a5和a6分别以60ml、65ml、70ml三种不同的注射剂量进行注射,其中a1、a3、a5和a2、a4、a6又分别采用4.5ml/s和5.0ml/s的注射速度进行注射。B、C两组分组方法同A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宝石CT进行检查,扫描后在所得横轴位图像上分别测量升主动脉根部、同一水平降主动脉、以及冠状动脉各分支近端的CT值。并对重建后冠状动脉各支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比较各组间冠状动脉的平均CT值和平均图像质量评分有无差异。研究结果:(1)本研究选取的360名患者所进行的宝石CT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均取得成功。所有患者的冠脉各支CT值均>300HU,图像质量得分均>4分。(2)浓度、剂量、速度三者在冠脉血管平均CT值和平均图像质量评分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3)在三种不同浓度的造影剂中,320mgI/ml和350mgI/ml,320mgI/ml和370mgI/ml在冠脉平均CT值中略有差异(P<0.05),但三种浓度所得的冠脉各支平均CT值均大于300HU,达到了最新研究得出的最佳冠脉内CT值范围300-350HU,且三种浓度在冠脉平均图像质量评分上并没有明显差异(均大于4分),可以满足临床疾病诊断的图像。(4)在三种不同浓度碘造影剂的注射剂量研究中,60ml、70ml在冠脉平均CT值上有明显差异(P<0.05),但60ml、65ml、70ml在冠脉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也没有明显区别(P>0.05)。(5)在两种不同浓度碘造影剂的注射速度研究中,4.5ml/s的注射速度与5.0ml/s的注射速度所得的图像质量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选择较低浓度的造影剂,以较低的注射速度注射较少剂量的碘造影剂,同样可以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可以减少对病人的身体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