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传统民居聚落根植于乡土,自然环境因素是其生存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乡土民居面临着拆毁、丧失的境地。因此,揭示民居与自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民居聚落根植于乡土,自然环境因素是其生存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乡土民居面临着拆毁、丧失的境地。因此,揭示民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共生适应策略,对区域乡土民居的保护、继承、发展以及现代建筑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受特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青藏高原的乡土民居类型复杂多样,其主体部分西藏,被称为“高原上的高原”,这里的自然条件尤为严酷,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边缘化特征明显。面对极端的自然环境,西藏地区的乡土民居始终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保持着相生、相融的关系,并于近年来受到了学界的普遍重视。基于此,论文选择西藏拉萨的乡土民居聚落为研究对象,开展自然环境适应性研究。对国内外关于西藏地区乡土民居聚落自然环境适应性的研究进行梳理,已有研究多从人文历史的角度对西藏地区乡土民居的环境适应性进行概括性介绍,或从建筑技术的角度探讨藏族乡土民居在建筑层面的气候适应性策略。本文在对青藏高原民居建筑形态与自然环境关系概述的基础上,通过遥感影像分析、田野调查、文献整理和数据分析等方法,从聚落层面、建筑层面较为系统地开展了西藏拉萨的乡土民居聚落的自然环境适应性研究,并从自然与相关因素相互作用的角度论述了其内在的影响机制。本文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四个主题,即:在对青藏高原的乡土民居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将各类民居的空间分布情况与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信息进行叠加、分析,揭示青藏高原民居建筑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聚落的安全、发展与长期稳定为切入点,从聚落的选址、聚落的规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与水的关系三个方面阐述了聚落冲积扇选址模式以及“前耕后牧”生态单元的形成机制,以及聚落的防洪、防水体系与灌溉系统,剖析了拉萨的乡土聚落在聚落层面的自然环境适应性;在论述拉萨不同类型乡土民居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民居如何在建筑层面通过建筑材料的选取、特殊的构造方法和特定空间布局方式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阐释了社会系统中的牛、庄园制度、僧侣制度、农牧作制度和多种经营如何通过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作为一种生态补偿机制,参与到当地生态系统的循环之中,以维持区域的生态平衡。
其他文献
在我国,尽管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的时间较其他发达国家要晚一些,但伴随着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机遇,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伴随着我国不
在论文书写的过程中,我国突然爆发了新冠肺炎,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日常生活的节奏。根据新闻报道,此次新冠肺炎中老年人患病和死亡的风险最大,这也反映了我国老年健康教育的薄弱。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重要阵地,理应担负起老年健康教育的社会责任。本文以S老年大学为个案,通过参与式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和从材料收集获取研究的主要材料,旨在以健康素养为视角分析老年大学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情况。论文包括六大部分
目的比较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救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研究组实
部分熔融作用是贯穿碰撞造山带板片俯冲、折返和造山带垮塌各阶段的重要地质过程,其产生的熔流体可强烈改变地壳的流变学性质,触发和促使深俯冲板片折返,促进元素迁移和地壳
目的:中药卫矛,拉丁学名为Euonymus alatus(Thunb.)Sieb.,系卫矛科(Celastracea)卫矛属(Euonymus L.)具翅状物的枝条或翅状附属物,为落叶灌木。又称鬼箭羽,早在几千年前就出现
伴随着我国经济飞速提升,新生代员工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坚实力量。但是新生代员工离职现象频发,不仅对自身造成负面影响还严重制约组织的壮大。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其离职倾向成
编者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本报从今日起推出《铁路时代先锋》专栏,聚焦一线优秀党员和先进党组织,通过讲述他们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朴实故事,展示他们为
<正>嵌入式工控机是嵌入在工业系统内部,在工业极端环境里能够连续长期稳定可靠工作的工业型计算机。1、PC技术推动了嵌入式工控机技术的发展随着IntelCPU和MicrosoftDOS/WIN
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C-H键直接官能团化反应已经成为最简单高效的C-C键构建方法之一。由C-H键出发的直接活化反应,省去了起始原料预官能团化的过程,有效地简化原料、缩短反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同时,还是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