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顿政治发展观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是西方政治发展理论领域的权威代表和领军人物,其《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968)和《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1991)被公认为是关于政治发展理论的代表之作。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亨廷顿提出了权威倾向的政治发展观,强调政治发展中的权威和秩序,在《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一书中,亨廷顿提出了民主倾向的政治发展观,强调政治发展中的民主。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亨廷顿从两个层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动荡不安的原因,从宏观的层面上,是因为现代化进程中的急功近利,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试图只用几十年的时间去完成现代化,这种不切实际的努力,最终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和秩序的衰败;在微观的层面上,则是经济的发展带来阶层的分化和公民政治参与的提高,这些急剧的变化超过了政治体制的承受能力,导致了社会的混乱。据此,亨廷顿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败,获得真正的政治发展,就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政府,以保障获得权威和秩序。在《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一书中,亨廷顿详细的论述了第三次民主化的原因、过程、特征及如何巩固民主化等问题,并将自己鼓吹为民主的马基亚维利,认为民主化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壮观也是最重要的政治变迁。以《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为标志,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观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权威倾向转变为民主倾向,亨廷顿前后两种不同倾向的政治发展观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政治发展的涵义、政治发展的动力、政治发展的目标、政治发展的途径、政治发展的衡量标准以及对文化的重视。亨廷顿政治发展观的转变有其深刻的原因:美国全球战略需要和亨廷顿官方学者的身份背景是其根本原因、国际社会政治发展现状与趋势是其现实原因、权威倾向的政治发展观受到批判是其直接原因、亨廷顿即时即地的新保守主义哲学是其价值观原因,此外,意识形态的偏见和傲慢也是亨廷顿政治发展观发生转变的重要原因。通过研究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观,本文得出三个结论:第一、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的政治发展观强调政治发展中的权威和秩序,后一个阶段的政治发展观则强调政治发展中的民主;第二、亨廷顿权威或民主的政治发展观只是一种倾向,并非绝对的,在强调秩序或民主的同时,亨廷顿并没有忽视其他要素;第三、我国政治学研究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与一切有利于政治学研究的科学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其他文献
本文把由“有”或“没有”作标志并表示比较的句子叫做“有”字比较句,以“有”字比较句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有”字比较句的语形特征、语义类型以及语用价值进行了考察。 本
目前,室内微生物污染问题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而高度的重视。大量资料及研究成果已经证明病毒和细菌等生物颗粒物可以随空气传播,在室内以及人员密集的封闭空间,人们更容
农业气候资源是大自然为农业生产获得产品提供的基本物质和能量,也是农业生产重要的环境条件。本文根据国家气象局制定的第三次农业气候区划工作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利用地理
法国语言学家A.Meillet在1912年的《语法形式的演变》一文中首次使用了“语法化”这一概念,拉开了现代语法化研究的序幕。语法化这一概念指的是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
目的:评估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住院期间心理情绪障碍程度。方法:连续选择31例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复发性乳腺癌组),使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其心理情绪,另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脾气虚大鼠血清、小肠SP/CCK含量和Mapk14 mRNA的影响。方法:受试动物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7、14、21 d组)、四君子汤组,每组10只。除正常
"约根森困境"提出了没有真值的法律规范(规范语句)能否进行逻辑推断的难题。面对这一困境,既有的研究大体持三种立场:法学中的规范逻辑怀疑论主张,在法律规范领域不存在逻辑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煤的大量直接燃烧导致SO2和NO的大量排放,导致我国酸雨现象严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妨
樯木是《红楼梦》里颇受关注的一个物品。它对于认识和揭示秦可卿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有不少学者从脂砚斋的批语和樯木的生长地,即"潢海铁网山"的含义上来阐释它。从作
目的建立差错管理模式,提高采供血过程控制水平,保证血液质量。方法对血站差错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根据其对采供血工作、血液质量和社会影响的情况将采供血流程中可能发生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