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是西方政治发展理论领域的权威代表和领军人物,其《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968)和《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1991)被公认为是关于政治发展理论的代表之作。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亨廷顿提出了权威倾向的政治发展观,强调政治发展中的权威和秩序,在《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一书中,亨廷顿提出了民主倾向的政治发展观,强调政治发展中的民主。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亨廷顿从两个层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动荡不安的原因,从宏观的层面上,是因为现代化进程中的急功近利,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试图只用几十年的时间去完成现代化,这种不切实际的努力,最终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和秩序的衰败;在微观的层面上,则是经济的发展带来阶层的分化和公民政治参与的提高,这些急剧的变化超过了政治体制的承受能力,导致了社会的混乱。据此,亨廷顿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败,获得真正的政治发展,就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政府,以保障获得权威和秩序。在《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一书中,亨廷顿详细的论述了第三次民主化的原因、过程、特征及如何巩固民主化等问题,并将自己鼓吹为民主的马基亚维利,认为民主化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壮观也是最重要的政治变迁。以《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为标志,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观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权威倾向转变为民主倾向,亨廷顿前后两种不同倾向的政治发展观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政治发展的涵义、政治发展的动力、政治发展的目标、政治发展的途径、政治发展的衡量标准以及对文化的重视。亨廷顿政治发展观的转变有其深刻的原因:美国全球战略需要和亨廷顿官方学者的身份背景是其根本原因、国际社会政治发展现状与趋势是其现实原因、权威倾向的政治发展观受到批判是其直接原因、亨廷顿即时即地的新保守主义哲学是其价值观原因,此外,意识形态的偏见和傲慢也是亨廷顿政治发展观发生转变的重要原因。通过研究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观,本文得出三个结论:第一、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的政治发展观强调政治发展中的权威和秩序,后一个阶段的政治发展观则强调政治发展中的民主;第二、亨廷顿权威或民主的政治发展观只是一种倾向,并非绝对的,在强调秩序或民主的同时,亨廷顿并没有忽视其他要素;第三、我国政治学研究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与一切有利于政治学研究的科学方法相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