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轨周期性磨耗对高速列车齿轮传动系统影响分析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en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运行里程的持续增长、运行线路的复杂化及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轮轨周期性磨耗现象愈发突出,导致轮轨冲击加剧,引起高速列车各部件尤其是位于簧下的齿轮传动系统剧烈振动,且在实际线路运营中已出现齿轮传动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严重威胁高速列车的行车安全,因此研究轮轨周期性磨耗对高速列车齿轮传动系统的影响,对保证齿轮传动系统的安全服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速列车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本文利用SIMPACK多体动力学软件和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考虑了齿轮外形、时变啮合刚度、动态传递误差、齿轮箱体实际结构和弹性变形、滚动轴承滚子数量以及内外圈的非线性接触等因素,建立了含有齿轮传动系统的高速列车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了轨枕和轨下弹性,建立了轨道双层支撑模型。然后,介绍了轮轨周期性磨耗的特点,采用谐波函数法模拟了车轮多边形激励并利用MATLAB软件编程模拟了钢轨波磨激励。通过对齿轮传动系统内部啮合状态和齿轮箱体振动响应的时频分析,系统阐述和总结了不同速度下车轮多边形阶数和波深对齿轮传动系统的影响以及钢轨波磨波长和波深对齿轮传动系统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车轮多边形激励和钢轨波磨激励对齿轮传动系统影响。同时还分析了轮轨周期性磨耗激励与箱体共振之间的关系,以及共振工况与非共振工况下轮轨周期性磨耗激励对齿轮传动系统的影响。最后,分析了车轮多边形激励和钢轨波磨激励共同作用即轮轨复合激励对齿轮传动系统的影响。通过时频响应分析,阐述和总结了轮轨复合激励作用下齿轮传动系统各参数随多边形阶数增加或波磨波长减小的变化规律,并与车轮多边形激励下、钢轨波磨激励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轮轨周期性磨耗激励作用下,齿轮传动系统各参数与轮轨周期性磨耗的波深呈正相关;随车轮多边形阶数的增大或钢轨波磨波长的减小,齿轮传动系统各参数在轮轨周期性磨耗激励频率接近共振频率时增大,在远离共振频率时减小;同一速度和波深下,车轮多边形激励较钢轨波磨激励对齿轮传动系统的影响更大;而轮轨复合激励较车轮多边形激励、钢轨波磨激励对齿轮传动系统的影响更恶劣,主要体现为齿轮传动系统动态响应时域上均有明显提升且波动更加剧烈,频域上频率成分更加丰富。
其他文献
随着地理时空数据信息化与自动化采集方式的发展,实景三维场景可视化平台承载的数据调度与分析量级不断扩张,对三维模型数据高效动态可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与复杂的网络环境下,根据视角变化拥有不同细节丰富度的多层次细节模型在三维可视化平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多层次细节模型按需调度与渲染,场景模型数量与细节特征得到共同保留,可视化效率大大提高。但目前多层次细节模型可视化方法存在高细节层级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们对商品特别是食品的安全越来越重视。为提高生产效率企业通常采用喷码机喷印商品上的生产日期标签,使得生产日期标签作为评判商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凭据,在出厂前必须进行检测。但是,生产日期标签中包含的点阵字符受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字符弯曲、多余墨点、光照不均及字符不完整等问题。现有的字符识别系统对点阵字符分割与检测效果不佳,为此本文针对字符的分割及识别检测方法进行了
在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用电负荷分配不合理、负荷的不断变化以及线路故障等情况的发生,使得三相不平衡成为配电网较为突出的问题。当系统在不平衡状况下运行时,单相或者多相电力信号的幅值或相角将会出现预期之外的异常变化,影响相量测量算法精度,导致相量测量算法存在误差,限制广域同步相量测量系统的高级应用。因此,本文提出一种考虑配电网不平衡的动态相量测量算法,抑制不平衡信号对测量算法的影响,改进相量测量算法
在数字城市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精细化三维建筑模型在城市场景的三维重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具有真实感的建筑立面纹理信息则是三维重建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通过现有方法获取到的立面影像往往在精细度方面存在不足,通常难以满足数字城市精细化三维重建的需求。而同时搭载差分卫星定位系统、惯性测量单元和街景全景相机的移动测量系统,可以高效获取具有精确位姿信息的城市环境高分辨率街景图像,为建筑物立面结构的
多层软土地基是路堤工程中常遇到的一种特殊土地基,其排水固结与路堤-地基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工程实践中关注的一类焦点。本文针对多层饱和软土地基上路堤稳定性及其与软基固结度关系问题,依托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工程,采用一维渗透固结分析理论、极限平衡法、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多层软土地基竖向固结的理论解析解,以及考虑固结度的路堤-多层软土地基整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得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多层软土地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涉及领域广、参与角色复杂,造成各专业间协调困难,从而导致设计效率低下,应用BIM技术实现行业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高度规范化、多专业的全面协同对项目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BIM协同设计系统仅实现了三维模型的部分协同功能,尚无法满足实际工程的全生命周期需求。为实现多专业,全方位协同功能,研究基于Revit与统一数据模型的BIM协同设计系统,以提高多专业间协同设计效率。在研究过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新时代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要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掘中国历史中的丰厚道德资源,同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继承创新,充分彰显其时代价值和永恒魅力,使之与现代文化、现实生活相融相通,成为我们精神生活、道德实践的鲜明标识。
期刊
轴承作为旋转类机械设备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其在国家的重工业领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轴承发生故障会直接影响整个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时还会威胁到生命财产安全。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美国现已将声纹技术列为14项禁止出口技术之一,这说明我国的音频识别技术仍会被“卡脖子”,还需要不断探索与进步。因此基于音频识别技术对轴承运行进行实时的监测,通过识别与报警来减少因轴承故障引起的损失,成
预应力锚索在岩土锚固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而预应力锚索的预应力损失作为判断预应力锚索有效性的指标在工程实践中十分重要,其在岩土体中的损失机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岩土工程领域人士的关注。已经有许多的研究人员针对岩土体的蠕变、钢筋的松弛以及地质条件对锚固力的影响做出了很多研究。随着技术的进步,磁通量传感器这种无接触式的测力装置使我们可以对锚索的内部应力情况进行研究,同时数值模拟软件的开发使得对锚索应力分析成为
高精度统计学定轨不仅需要高精度测距资料,还依赖于准确的动力学模型。但在轨道机动期间,卫星所受机动力大小和方向未知,地面监测中心难以对机动力进行建模,因此在轨道机动期间动力学法无法有效地完成定轨任务。GEO卫星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静地的特性导致机动最为频繁,影响卫星导航服务的连续性。因此,为了使GEO卫星更好的向用户提供导航服务,我们必须准确识别轨道机动开始时间,并在机动结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