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儿童游戏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获知、健身、悦心和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在儿童成长中占有重要位置。本论文以文化人类学为视点,采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通过观察、访谈、书面资料收集整理等多种途径,对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时家村为中心的民间儿童游戏的分布、类型、特征、现存状况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共收集和整理民间儿童游戏达50多种,对该村流传的各种儿童游戏进行了描述与记录,并绘制了一些图式,做了一定归类,进行了深入论证。本论文的论证分析,主要从文化生态环境、文化心理、文化结构和传承保护等方面展开。认为地处关陇大山深处的时家村及周边村落中依然保存着丰富的具有原生态的民间儿童游戏,这些游戏的特性、结构等是与该区域的文化地理、群体心理等内在相融,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及教育意蕴。这些儿童游戏的传承对于文化符号的保存、儿童身心发展、大众人格完善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因此,在当下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氛围中,民间儿童游戏的保护传承也是重中之重。 论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了民间儿童游戏与文化生态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协调的关系;第二章,对民间儿童游戏的文化符号意义与文本意义进行分析;第三章,分析了民间儿童游戏在调节游戏个体及群体心理中的重要作用;第四章,分析了现代与传统语境中民间儿童游戏的利用与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