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蒋兆和的现实主义绘画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376004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兆和是二十世纪画坛之娇子,现实主义人物画的开拓者。他所取得的绘画成就代表了这一时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标杆。他以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内向性作为自己艺术最高境界的追求,形成了深沉、博大的艺术格调。从他作品所表达的真实性、内向性入手,全面诠释了蒋兆和先生的艺术思想,体会他绘画思想所传达的艺术情感,进一步探索其作品真、善、美的艺术内涵。本论文以蒋兆和的现实主义绘画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蒋兆和的时代背景、艺术现状及不同时期的艺术历程入手,分析促成蒋兆和艺术成就的各种促进因素。通过对蒋兆和绘画历程的了解,分析其人物画作品,进一步研究蒋兆和不同时期的艺术语言特色和艺术观念。其次,通过对蒋兆和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分析,讲述了他以直面人生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融汇中西之法进行艺术创作。通过分析绘画创作的艺术特色与创作形式语言的构建,以及作品中反映出对现实人生真、善、美的表达,深化对蒋兆和艺术风格的认识。通过蒋兆和先生作品的启发,认识到他一生对艺术的执着和勤奋的态度,诠释了他对艺术的渴望和强烈追求,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鼓舞、影响着人们。最后论述了蒋兆和的现实主义绘画思想对当代人物画发展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后现代主义摄影属于一个新的摄影流派,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跻身美国影坛,后逐渐遍及全球。这一摄影艺术流派的摄影艺术在骨子里“承接”上一时期现代派以创作主体为中心、为出
<正>"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红海行动》中饰演舰长的张涵予在开篇对饰演队长的张译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可以说揭示了全片的思想立意。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军人
法国神父范世熙(Adolphe Vasseur,1828-1899)曾经在中国传教六年(1866-1872),期间在上海土山湾孤儿院执教两年(1870-1872)。这位清末耶稣会士艺术家有明确的图像传教策略和艺术主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