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胸部CT影像学表现结合床边气管镜下改变对重症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近10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加强医疗病房(RICU)经病理确诊为IPA的非血液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最初入RICU时患者胸部CT影像学表现结合床边气管镜下改变作出是否符合IPA临床诊断,诊断标准符合2017年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感染病学会/欧洲医学真菌学联盟/欧洲呼吸学会(ESCMID-ECMM-ERS)肺曲霉病诊断和管理指南。在RICU床边行气管镜检查,观察镜下气道粘膜改变以及分泌物的性状,并平行送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G试验、涂片以及培养等。在病情平稳后经支气管壁肺活检(TBLB)或CT引导下肺穿刺获取肺组织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有26例非血液疾病患者纳入研究,胸部CT表现: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12例(46.2%),肺浸润阴影、肺实变、支气管充气征11例(42.3%),肺结节或伴空洞8例(30.7%),其他影像学表现2例(7.7%)。气管镜下改变:粘膜白斑、黑斑16例(61.5%),粘膜糜烂、溃疡、脓液11例(42.3%),粘膜充血、水肿、出血9例(34.6%)。按照胸部CT影像学联合气管镜下改变,正确诊断IPA 20例,计算胸部CT联合气管镜下改变正确诊断IPA的百分率76.9%,95%的可信区间(95%CI)=59.6%-94.3%。按照病理学标准,诊断IPA 23例。绘制四格表,计算灵敏度(Sen)87%,假阴性率(FNR)13.0%,特异度(Spe)66.7%,假阳性率(FPR)33.3%,阳性预测值(PPV)95.2%,阴性预测值(NPV)40%。结论:胸部CT影像学表现结合床边气管镜下改变可作为非血液疾病患者发生IPA的一种快速、简单的诊断方法,为重症IPA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