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痛风病是一种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常常是由于鸡体内的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障碍导致在血液中过量蓄积,而使尿酸盐在体内大量沉积。在临床上主要以病鸡出现消瘦、衰弱、关节肿大、运动障碍和排石灰色粪便为特征。目前鸡痛风病主要是通过临床表现和病理剖检变化进行初步诊断,为此,本研究通过使用双氯芬酸钠药物建立成年蛋鸡的痛风病理模型,确定发生鸡痛风时的尿酸临界值,借助人痛风病快速诊断原理,进而通过尿酸干化学试验,研发出可以快速准确诊断鸡痛风病的尿酸干化学试纸条,并进行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蛋鸡痛风病理模型的建立为建立蛋鸡痛风的病理模型,第1、2、3组蛋鸡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双氯芬酸钠,第4组为对照组,连续饲喂7天。根据临床表现、病理变化与血清尿酸含量的变化,确定发生痛风时的尿酸临界值。结果显示:第4组鸡只精神、食欲、粪便、产蛋等临床表现正常,各器官未出现病理变化,血清尿酸含量为127.83~183.06μmol/L;而第1、2、3组在试验的第1天的尿酸的含量在>211μmol/L时,就开始表现出轻微的痛风症状,随用药剂量的增加和用药时间的延长,排出水样或石灰色稀粪,体重减轻,产蛋量下降,甚至停产,出现死亡。剖检可见肾脏、肝脏、心脏、心包、肠系膜以及腹腔脂肪上有肉眼可见的尿酸盐沉积,出现明显的内脏型痛风病变,其中以第3组最为严重。故将发生鸡痛风病时的尿酸临界值定为200μmol/L。2.尿酸干化学试纸条的研制根据尿酸干化学试纸条的反应原理,配制了尿酸干化学试纸条浸渍液,确定其试剂的适宜比例为1:1,在4~8℃条件下可以存放3个月,在50~5600μmol/L之间具有良好的检测线性,重复性良好。确定了尿酸干化学试纸条的结构,分为两层:一层是支持层(塑料硬底板:5.8×0.5cm),另一层为试剂反应层(经处理过的且固定了与样本反应所需的全部试剂的杂交定量吸附滤纸:1.8×0.5 cm)。使用尿酸干化学试纸条检测样品时,加样量为15μL,10~20 min内读数最为准确,通过稳定性试验表明,得知其在4~8℃条件下可以保存33天,有较好的特异性、重复性、敏感性。并根据蛋鸡痛风病理模型中尿酸的检测结果以及50~5600μmol/L浓度的尿酸标准贮备液的检测结果,确定了尿酸标准比色卡,设定尿酸值为0,200,500,1000,2000umol/L 5个梯度。3.尿酸干化学试纸条检测效果评价为了评价尿酸干化学试纸条的临床检测效果,本研究将通过对鸡痛风病理模型中采集的60份血清样本与临床收集的能引起肾脏肿大症状的病死鸡的38份血清样本,分别使用酶标仪检测和尿酸干化学试纸条检测,两个比对试验检测结果分别为r~2=0.9998和r~2=0.9830,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证明尿酸干化学试纸条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