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合同在减少生态补偿中信息租金的应用——以甘州区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4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各个领域,而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息租金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领域中经济制度的实施绩效。为此,合同理论中的完全合同理论提出了解决信息租金问题的诸多委托代理模型,这些模型以研究约束激励合同设计为特色,充分利用博弈论的成果与方法,具体研究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和激励问题。  本文是首次关注生态补偿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运用委托代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筛选合同方法。由于参与生态补偿的双方是补偿关系与被补偿关系,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揭示低能力代理人的真实状况,并鼓励其积极参与,所以筛选合同方法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补偿方如何设计系列鼓励被补偿方说真话的合同,供被补偿方选择,通过选择结果计算出被补偿方真正需要的补偿额。具体而言,为了减少信息租金,针对(L)低机会成本类型的农户和(H)高机会成本类型的农户,会设计两类合同:低成本类型卖方的高产出合同(L型合同),高成本类型的低产出合同(H型合同)。L型合同是为了揭示低机会成本类型的农户,即L型农户;H型合同是为了揭示高机会成本类型农户,即H型农户。这两类合同必须具有两个特征: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和激励农户说真话,即为参与约束和激励约束。为了鼓励农户积极参与,L型合同与H型合同提供的补偿额都必须大于农户原耕地经济收益;为了约束农户说真话,必须保证L型农户从接受L型合同中得到的期望效用大于接受H型合同时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H型的农户从接受H型合同中得到的期望效用大于接受L型合同时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只有满足这两个特征,L型农户才不会谎报自己的类型,而H型农户为了获得适宜的补偿额也会选择说真话,也就揭示出了农户的真实类型,减少了信息租金。  为了证实筛选合同方法可以减少信息租金,本文以甘州区为例进行分析证明。通过对甘州区农户补偿额的计算,可知筛选合同方法可以减少信息租金,同时也揭示出现行生态补偿制度存在一些不合理性。对此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建立退耕还林协会,尽量了解参与生态补偿项目的农户真实损失。第二,明确划分生态补偿的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补偿建立具体的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方法。第三,探索明确影响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关键因子。第四,安排好后续工作。  通过对筛选合同方法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息租金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和与之相关的各个领域,信息租金的出现严重影响交易双方的公平性和交易的持续性。
其他文献
澜沧江中上游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本区域构造运动强烈,地形复杂,多发育河流阶地。而河流阶地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貌面,被广泛看作是地质构造运动的一个直接证据,因此运用河流阶
城市色彩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城市内在文化的外在表现,所以色彩对一个城市意义重大。城市色彩目前在国内还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虽已引起有关学者的重视,但是相关的理论还有待
在现代社会,旅游业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由于其特殊的产业属性,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旅游业列为支柱产业。旅游产业涉及面广,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相关的交通运输业、住宿和餐
全球化带来世界经济格局的重组,城市发展进人了一个活跃时期。世界、区域、地方的距离拉近,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状态更为突出,表现在各个空间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