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评估含卡铂联合方案一线治疗不同分子分型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对影响近期疗效和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9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17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含卡铂联合方案作为一线解救治疗。卡铂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为AUC=5或400mg/m~2,静脉滴注,d1;联合使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紫杉类、培美曲塞、吉西他滨、长春瑞滨或
【基金项目】
: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相关蛋白的筛查及其功能验证,项目合同编号:2016GXNSFAA3802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间充质干细胞调控肿瘤微环境对乳腺癌化疗耐药影响的机制研究,项目合同编号:8156046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p90核糖体蛋白S6激酶4及其变异体相互作用蛋白质在乳腺癌中的功能研究,项目合同编号:81260394;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HIF-1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含卡铂联合方案一线治疗不同分子分型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对影响近期疗效和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9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17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含卡铂联合方案作为一线解救治疗。卡铂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为AUC=5或400mg/m~2,静脉滴注,d1;联合使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紫杉类、培美曲塞、吉西他滨、长春瑞滨或卡培他滨,剂量和使用方法按常规。所有方案均为每21天为1个周期;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例患者接受化疗至少2个周期。主要观察指标为PFS(progression-free survival,无进展生存期),次要观察指标为ORR(objective response rate,客观缓解率)、DCR(disease control rate,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构成比)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影响ORR和DCR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对于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P0.05)。不同年龄、ECOG评分、月经状态、HR状态、HER-2状态、是否三阴型、分子分型、联合方案、初诊非转移性乳腺癌的DFS(disease-free survival,无病生存期)、新辅助/辅助阶段是否曾使用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敏感性、HER-2阳性患者是否使用曲妥珠单抗等亚组间ORR和DC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各项临床病理特征均不是影响ORR的因素(均P>0.05)。2、中位随访时间20.47个月,全组m PFS为10.40个月(95%CI 8.77-12.03个月)。各分子分型亚组的m PFS分别为:三阴型组为6.10个月(95%CI5.52-6.68个月),HER-2阳性/HR阳性+阴性组为13.70个月(95%CI 8.61-18.79个月),HR阳性/HER-2阴性组为10.40个月(95%CI 7.49-13.31个月)。三阴型组的m PFS较HER-2阳性型组显著缩短(P=0.006)。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ECOG评分≥2分是影响PFS的预后危险因素(HR 2.774,95%CI1.253-6.142;P=0.012);(2)与卡铂联合紫杉类方案相比,卡铂联合培美曲塞方案是影响PFS的预后危险因素(HR 1.998,95%CI 1.170-3.413;P=0.011)。3、全组发生的主要血液学不良反应(3/4级)有:中性粒细胞减少(19.21%)、白细胞减少(14.69%)和贫血(13.56%)。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均可恢复正常,全组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1、含卡铂联合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2、含卡铂联合方案一线治疗不同分子分型晚期乳腺癌均能获得较高的有效率,各分子分型间的客观缓解率均无显著差异。3、分子分型不是影响含卡铂联合方案一线治疗PFS的独立预后因素。4、ECOG评分差和联合方案的选择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其中ECOG评分≥2分和卡铂联合培美曲塞是影响PFS的预后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1)建立一个早产新生儿万古霉素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模型。(2)基于建立的PPK模型拟定患儿可以达到治疗目标的最佳给药方案,目标为曲线下面积/最低抑菌浓度(Area under the curve/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AUC/MIC)在 400~600 范围内(假定MIC=1 mg/L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定量参数在乳腺BI-RADS 4a类病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CEUS检查的373个乳腺病灶,在常规超声(Ultrasound,US)BI-RADS 基础上根据 CEUS 定性特征表现调整 BI-RADS 分类。使用超声诊断仪自带软件,采用
目的:探讨功能影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量化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局部晚期宫颈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01月-2018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妇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呆型(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入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发病时间在1周内,符合入选及排除标准的首次发生急性脑卒中的患者共62例,按其认知功能水平分组,其中VCIND组32例,智能正常组30例,对所有患者
目的: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中,胰腺导管上皮屏障的损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与胰腺导管上皮屏障的破坏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为探讨NF-κB信号通路在胰腺导管上皮屏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人胰腺导管腺癌细胞HPAF-Ⅱ作为细胞模型,分别使用TNF-α和PDTC对细胞进行干预,细胞被分为control组、TNF-α
目的:旨在通过比较病情为轻型和重型的两组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和肌电图特点,总结影响病情轻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并比较轻型和重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回顾性纳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于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并确诊为GBS的患者共94例,并在患者病情高峰时,根据Hughes评分标准将病情程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不同平面的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寻求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最佳术式。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8月至2019年12月接受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162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根据胸交感神经链切断的平面不同,以切断的交感神经链最高平面为标准,分为3组:T2组(T2、T2+T3、T2+T3+T4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33例;T3
目的:分析复发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ease,NMOSD)患者急性发作期间各项血脂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34例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复发型NMOSD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清及脑脊液生化资料等,按照入院前30天内是否使用小剂量激素维持治疗(醋酸泼尼松0,
目的:近年来晚期肺鳞状细胞癌主要通过化疗治疗,治疗效果差,免疫治疗的出现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们通过报道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肺鳞状细胞癌3例和文献复习,让临床医师对于肺鳞状细胞癌免疫治疗有进一步认识。方法:收集3例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使用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肺鳞状细胞癌”、“肺鳞癌”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诊断IMN随访12个月的患者242人。将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62例和青中年(18-60岁)180例,分别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肾脏病理结果,对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