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超细锌颗粒对HFpEF大鼠心血管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fy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空气质量恶化已成为全球问题。许多研究表明小粒径污染颗粒由于其有机化学物质含量高和氧化能力强的性质,对心血管的危害更大。因此雾霾中的超细颗粒是需要关注的重要成分之一。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 EF)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上升。受污染空气中存在的超细颗粒更容易从人们的呼吸道直接进入血液,对血管内皮造成累积性伤害,发生血管狭窄、其内膜增厚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然而,目前针对超细颗粒吸入对HFp EF患者影响的研究还较为缺乏。盐敏感大鼠(Dahl salt sensitive,DSS)是研究高血压诱导HFp EF的良好实验模型。本课题以高盐喂养的DSS大鼠吸入超细锌颗粒作为逻辑起点,结合生物流体力学计算,探寻大气污染导致HFp EF恶化的血流动力学机制。本文(1)实验部分,以7周龄的盐敏感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低盐组、高盐组和高盐吸霾组,在相同环境中饲养7周,其中高盐吸霾组在最后4周进行定时定量的超细锌颗粒吸入。体外实验中,通过多普勒超声设备测量左心室、腹主动脉、颈动脉的形态及血流速度,在Vevo LAB软件中计算左心室的应变、应变率及位移变化;体内实验中,利用血流及压力传感器测量动脉血流、血压及左心室室内压;在组织学层面,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管壁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变化。基于Windkessel模型,计算各组大鼠颈动脉、腹主动脉的血管顺应性、外周阻抗和脉搏波脉冲速度;通过Womersley公式,再现颈动脉和腹主动脉内的血流速度剖面图,并计算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通过对超声图像的计算分析,可以得到高盐组和高盐吸霾组大鼠的心内膜及心外膜的应变、应变率相对于低盐组大鼠的变化;基于体内血流量、血压的测量,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心输出量、心室压力、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血压的变化等。通过编程计算,可以得到超细锌颗粒的吸入对HFp EF大鼠外周血管阻抗、血管顺应性、脉搏波脉冲速度的影响,揭示其增加血管硬度的内在机制。最终验证本研究的猜想,即吸入超细锌颗粒会进一步恶化HFp EF大鼠左心室局部心肌功能障碍和外周动脉血流动力学环境。本研究将对揭示空气污染引起心血管损伤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构建区域学前教育教研体系,是学前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可以从教研机构、工作机制、教研形式与保障机制等多层面展开探索。广州市番禺区是全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之一,在构建区域学前教育教研体系方面,探索了有效的实施路径:健全教研组织管理机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重视专职和兼职教研员的培训;创新教研工作机制,协同推进有效教研与联动;丰富教研形式,多角度多维度全覆盖;健全教研保障机制
以我国2016年公布的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和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样本,运用最邻近指数、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值,研究研学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学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异最邻近指数R=0.627,泰森多边形检验的变异系数为221.74%,符合集聚分布模式.研学旅游资源的核密度以北京市为极点,沿北京边缘地区发散,呈现单核心不均匀的集中分布特征.研学旅游资源的空间分
学位
目的:观察儿童抽动障碍复发的相关因素;探讨中医药治疗对复发的影响,为临床减少复发提供初步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抽动症专病门诊病例共388例,其中经治疗后控制未复发的病例213例,复发病例175例,出现复发者全部纳入研究,未复发者随机选取175例纳入研究。观察患儿的性别、年龄、胎产情况、出生时健康情况、家族史、情绪、所处环境变化、心理因素、呼吸道感
病媒蚊中的雌蚊通过刺吸人类的血液传播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目前世界上病媒蚊传播的病毒已知的种类有40余种[1]。蚊虫对世界的公共卫生有着巨大的危害性,在2015年寨卡病毒通过蚊虫传播造成南美洲约200万人感染[2]。现阶段控制病媒蚊的手段还是以植物源杀虫剂(例:除虫菊酯)、微生物源农药(例:苏云金杆菌和球形芽孢杆菌)、昆虫调节剂(例:避蚊胺)为主[3],大量使用药剂会使蚊虫产生耐药性;传统的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