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沙胂促血管新生作用的初步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1984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洛克沙胂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机胂饲料添加剂,近来的研究表明其能促进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存在着促血管生成作用及潜在的致癌风险。有关洛克沙胂促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极少,国内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通过血管生成研究常用的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模型、大鼠动脉环血管生成模型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在体内外初步研究洛克沙胂促血管生成作用,为探讨洛克沙肿可能的特殊毒性及潜在的致癌风险研究积累基本资料,对洛克沙胂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使用安全性的研究有积极意义。鸡胚尿囊膜(CAM)血管生成模型中,洛克沙胂的剂量分别为10.00μM.1.00μM、0.10μM.0.01μM,VEGF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以7日龄鸡胚尿囊膜载体给药2d后,载体周围一级血管和二级血管数的数量及相应的血管面积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洛克沙胂及VEGF阳性对照新生的一级血管数、二级血管数及新生血管面积率显著增加(P<0.05);洛克沙胂在0.01μM~1.00μM范围内,随剂量增加新生血管数及面积率增加,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1.00μM洛克沙胂组的血管数及血管面积率最大与10.0ng/ml VEGF相似;但10.00μM洛克沙胂剂量组一级和二级血管数及血管面积未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反而减小,与0.01μM剂量相当。结论为洛克沙胂较低剂量时对鸡胚尿囊膜血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较高剂量(10.00μM)时促血管生成作用减弱。大鼠动脉环血管生成模型中,剂量设置同鸡胚尿囊膜试验。培养4d时,以动脉环新生的血管总数和最长血管长度为评价参数;培养6d后,以区域内新生血管数为评价参数。结果表明,培养4d时洛克沙肿不同剂量及VEGF处理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新生血管数显著增加(P<0.05),且在0.01μM~1.00μM范围内,随洛克沙胂剂量增加而血管数量增加;但10.00μM洛克沙胂剂量组血管数反而减少。洛克沙胂不同处理的最长血管长度参数与阴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VEGF组差异不显著(P>0.05),洛克沙胂不同剂量(0.10μMμ10.00μM)间无显著差异。培养6d,洛克沙胂不同剂量及VEGF组区域内血管数,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增加(P<0.05)。试验结果说明,洛克沙胂对大鼠动脉环新生血管有促进作用,1.00μM时促血管生成作用最强,与10ng/ml VEGF相当。洛克沙胂及VEGF处理组动脉环新生血管内皮细胞CD31免疫组化呈强阳性。综上所述,洛克沙胂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在体内外具有明显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其他文献
禽流感(AI)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禽类健康的传染病。根据其病原致病力强弱,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PAI)和低致病性禽流感(Low p
本研究从发病鸡群分离到的14株细菌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细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16S rRNA测序及致病性试验,为深入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家禽养殖的威胁及条件致病菌的变异奠定
通过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的研究中发现,宿主细胞天然存在先天免疫因子,对病毒的侵入、复制和出芽存在限制作用。这些因子被称为“宿主限制因子”,
目的与意义:动物脂肪不仅仅具有贮能作用,同时也是机体重要的内分泌组织之一。不同动物脂肪对机体的影响多有报道,然而大多缺乏动物生理学实验数据支持。因此本文通过制备羊、猪、牛、马油脂并灌胃大鼠,研究其对大鼠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了解各自的作用特点,为开发利用动物脂肪资源奠定生理学基础。材料与方法:13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羊油脂组、猪油脂组、牛油脂组和马油脂组共5组。各油脂组再分为高(2m
丝状真菌(Filamentous fungi)和大肠杆菌等原核表达系统和酵母相比,丝状真菌具有蛋白分泌能力强,同源蛋白胞外效率高、表达同源蛋白量大、表达蛋白具有天然活性高蛋白修饰翻译加
IgY是鸭体内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分子之一,其在鸭体内有两种形态的分子,即完整型IgY分子和缺失型IgY分子。本课题研究目的在于制备抗鸭IgY Fc片段CH3-CH4单克隆抗体,这样就能
“猪高热性疾病”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高热稽留症状为主的一种难以治愈的猪病,简称“猪高热病”,该类疾病发病急,死亡率高,近来连年高发,广为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