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有限差分算法及其在新型隐身结构中的应用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ve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身技术是现代武器生存的基础,现在战争中隐身与反隐身对抗比重增加,对战争的胜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是隐身技术发展的基石,同时新兴材料不断涌现,新机理的隐身结构不断出现,都对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重点对频率选择表面和人工复合材料等为基础的新型隐身结构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针对这些新型隐身结构体组成复杂且多为色散介质的特点,研究了相关的快速仿真和性能预估方法,选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作为主要的理论预估方法,完成了FDTD的高效率并行计算程序开发,并实现了适用于色散介质仿真计算的等效环路有限差分算法。本文首先阐述了串行FDTD并行化的关键技术,并将其部署在天河1号超级计算机上。并行有限差分算法是求解电大目标的有力工具,它具有天然并行的优点,能够充分利用集群的计算资源。天河1号是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之一,它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资源,充分利用其丰富计算资源能够求解电大尺寸问题。在测试中利用7200进程花费少于48小时解决的电磁问题在普通PC机上要花费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而此时的并行效率高于80%。针对传统FDTD算法计算色散介质时的缺点,实现了一种新颖的等效环路有限差分算法(EC-FDTD)。这种算法借鉴传输线算法的思想,在Yee氏网格中引入等效集总元件,包括常规介质中的等效串联电感、等效并联电容和左手材料中的等效并联电感、等效串联电容等。这样的等效方式使其可以提供适用色散介质计算的收敛性条件,更加适合仿真计算频率选择表面和超材料等色散介质。为了提高其计算效率,研究了核内加速技术,这种技术理论上可达到最高4倍的加速,实际应用中得到2倍左右的加速效果。使用EC-FDTD算法进行了超材料吸波体结构的设计,通过单双环电阻加载技术实现超薄宽频带电磁波吸收功能,使其单环具有6GHz-14.5GHz、双环具有4.5-14.5GHz的超宽吸波频带。同时针对单双环电阻加载设计中的耗时缺点,提出了不需借助全波分析方法的等效电路解析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在设计的初期能够极大地节约人力和物力。通过电阻膜加载技术设计单层和双层的复杂吸波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实现更好的吸波效果。单层电阻膜加载结构可实现在频带4.5GHz-13.5GHz内的吸波效果,双层结构可实现3GHz-21GHz的超宽带电磁吸波。隐身天线罩对于实现天线的带外隐身有着重要作用,利用EC-FDTD算法设计了工作频率为1GHz,隐身频带在3GHz-9GHz的电阻加载型天线罩。首次提出了利用龙膜代替电阻膜,实现工作频率2GHz,吸波频带为4.5GHz-12.5GHz的新型隐身天线罩。对上述的新型吸波结构和隐身天线罩进行了样品加工,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些新型隐身结构的性质。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分析讨论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和学生课堂笔记的意义,最后得出结论——采用多媒体教学后,课堂笔记仍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同时围绕如何记笔记,提出多媒体教学情境下学生应正确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精神,全面高效地推进新一轮 In order to conscientiously imple
<正> 现有栽培生理研究已表明水稻开花后由籽粒发育形成的稻米是光合产物累积和变化的过程,稻米内部物质的生理生化代谢引起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有规律变化并由此影响稻米品质
会议
在激光引信中,云雾后向散射会产生引发虚警的回波信号。基于蒙特卡罗法对云雾回波信号进行了模拟仿真,并在云雾室内开展了测量实验,利用测量结果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基于球模式展开理论的近远场变换是天线球面近场测量系统实现的关键,它将待测天线在空间建立的场展开成球面波函数之和,由于其计算公式复杂,因而计算耗费时间长。该文在实际
从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出发,以鸡蛋壳代替氯化钙为原料制备过氧化钙。设计蛋壳预处理过程,提出适合学生操作的由蛋壳制备氯化钙溶液的步骤。优化了教材方案中
重点学科建设是我国重点建设制度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现实反映,是国家从国家利益出发重点发展一批高水平学科的意志的体现,也是高校间学科竞争与利益博弈的必然选择和结果。从